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急性脑梗是怎么引起的

急性脑梗是怎么引起的

2025年10月11日 11:36:04
病情描述:

急性脑梗是怎么引起的

医生回答(1)
  • 闫欣
    闫欣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向他提问

    急性脑梗的病因包括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他因素。血管壁病变有动脉粥样硬化(中老年人多发,高血压等加速进程)和动脉炎(青年多因动脉炎,自身免疫性动脉炎女性发病或受内分泌影响);血液成分改变包括凝血因子异常(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致血稠)、血小板异常(血小板增多症易聚集成栓),血流动力学改变有低血压(老年人血管调节差易因体位变诱发)、血流缓慢(心房颤动致血栓脱落,长期卧床者血流慢);其他因素有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致)、栓子进入脑动脉(空气、脂肪、癌细胞等栓子引发,与相应原发疾病相关)。

    动脉炎:各种炎症性疾病累及脑动脉,如感染性动脉炎(细菌、病毒、螺旋体等感染)、非感染性动脉炎(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动脉炎)。不同类型的动脉炎发病机制不同,感染性动脉炎是病原体直接侵袭动脉壁引发炎症,自身免疫性动脉炎则是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动脉壁导致炎症反应。青年人群中因动脉炎导致急性脑梗的情况相对较多,自身免疫性动脉炎在女性中的发病可能相对更易受内分泌等因素影响。

    血液成分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血液成分改变

    凝血因子异常: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显著增多,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形成血栓导致脑梗。这种疾病多见于中年男性,发病机制与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有关。

    血小板异常: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血小板数量异常增多,功能异常时容易聚集形成血栓。其发病可能与骨髓增殖性肿瘤相关,不同性别均可发病,但在一些特定的基因变异人群中可能有发病倾向差异。

    血流动力学改变

    低血压:当血压过低时,脑灌注压下降,脑血流量减少,尤其是在存在脑血管狭窄的基础上,容易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引发脑梗。老年人由于血管调节功能减退,更容易在体位突然改变等情况下出现低血压,从而诱发脑梗。例如从卧位突然站起时,可能因血压骤降导致脑供血不足。

    血流缓慢: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血液在心房内淤积,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脑动脉可导致脑梗。心房颤动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女性在绝经后发病风险可能增加,与雌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另外,长期卧床的患者血流速度也会减慢,增加了脑梗的发生风险,这类人群包括术后长期卧床的患者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尤其以老年人和术后体质虚弱者更易出现。

    其他因素

    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情况可引起脑血管痉挛,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脑梗。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动脉瘤破裂是常见原因,女性患者在某些激素变化时期可能对动脉瘤破裂的易感性略有不同,但总体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空气、脂肪、癌细胞等栓子进入脑动脉:空气栓子可见于颈部手术、人工气胸等医疗操作不当导致空气进入血管;脂肪栓子常见于长骨骨折等情况;癌细胞栓子可见于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细胞脱落进入血管随血流到达脑部形成栓塞。这些情况可发生于不同年龄段和性别,具体发病与相应的原发疾病相关,如长骨骨折多见于外伤患者,各年龄段均有发生可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