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中暑

什么是中暑

2025年10月11日 19:13:40
病情描述:

什么是中暑

医生回答(1)
  • 高艳霞
    高艳霞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中暑是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紊乱引发的急性疾病,分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等类型,有不同表现和发病机制,高危人群包括特定年龄、生活方式及有特殊病史者,需从环境、个人防护、水分摄入等方面预防,急救要迅速转移、采取降温措施并及时送医。

    中暑的分类及表现

    热痉挛: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表现为四肢阵发性的强直性痉挛,常在活动后发生,好发于下肢腓肠肌,也可发生于腹部、手部肌肉。

    热衰竭:多由于大量出汗导致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外周血管扩张。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口渴、多汗、乏力、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眼花、恶心、呕吐、直立性低血压等,体温基本正常或轻度升高。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多由于产热过多散热不足所致。典型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0℃)和意识障碍。开始时大量出汗,继而无汗、皮肤干热,还可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眩晕、烦躁、抽搐、昏迷等。

    中暑的发病机制

    人体散热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当环境温度过高、湿度较大或通风不良时,人体产热超过散热,就会导致体内热量蓄积,引起各器官功能紊乱。例如,热痉挛是由于大量出汗后,钠、钾等电解质丢失过多,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导致痉挛;热衰竭是由于大量体液丢失,血容量不足,引起周围循环衰竭;热射病则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体温急剧升高,对机体各组织器官造成损害。

    中暑的高危人群及相关因素

    年龄因素:婴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老年人的体温调节功能减退,都容易发生中暑;儿童活泼好动,在高温环境下活动时更容易出汗过多而中暑。

    生活方式因素: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活动,如户外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穿着不透气、紧身的衣物,会影响散热,增加中暑风险;缺乏充足的水分摄入,在高温环境下没有及时补充水分,也容易引发中暑。

    特殊病史因素: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差,在高温环境下更易发生中暑,且病情可能会加重。

    中暑的预防措施

    环境方面:在高温天气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避免在正午前后高温时段外出;对于工作场所,要做好通风降温措施,如安装空调、电扇等。

    个人防护方面:外出时应穿戴宽松、浅色、透气的衣物,佩戴遮阳帽、太阳镜等;涂抹防晒霜,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水分摄入方面:定时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可少量多次饮水,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如可以饮用含有适量盐分的淡盐水等。

    中暑的急救处理

    迅速转移: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阴凉的地方。

    降温措施:对于热痉挛和热衰竭患者,可让其平卧,解开衣领,给予清凉饮料,有条件的可给予淡盐水;对于热射病患者,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如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在头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同时用电风扇吹风散热等,尽快降低体温。

    及时就医:无论哪种类型的中暑,经过初步处理后都应及时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因为中暑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医院可以进行更专业的救治。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