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如何降血糖

如何降血糖

2025年10月11日 16:48:09
病情描述:

如何降血糖

医生回答(1)
  • 杨金奎
    杨金奎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向他提问

    糖尿病管理包括饮食控制(控制总热量、选低升糖指数食物)、运动锻炼(选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注意运动时间频率)、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胰岛素治疗)、血糖监测(监测频率和方法),还有特殊人群(儿童、老年、妊娠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

    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升糖指数(GI)低的食物引起血糖波动相对较小。常见的低GI食物有全谷物(如燕麦、糙米)、大部分蔬菜(如菠菜、西兰花)、豆类(如红豆、绿豆)等。以燕麦为例,其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缓慢,能使血糖上升较平缓。

    运动锻炼

    运动方式选择: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可分为5天,每次30分钟左右。力量训练可以选择使用哑铃、弹力带等进行,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例如,每周进行2-3次力量训练,每次针对不同肌群进行2-3组练习。

    运动时间和频率:运动时间一般选择在餐后1-2小时进行,此时血糖相对较高,运动可有效降低血糖。避免在空腹时运动,以防发生低血糖。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运动前应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放松活动。

    药物治疗

    口服降糖药物:常见的有二甲双胍,它可以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肝糖原输出,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者。还有磺脲类药物,如格列美脲,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但需注意可能引起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终身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出现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等情况下也需要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的类型包括短效、中效、长效及预混胰岛素等,需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个体化调整剂量。

    血糖监测

    监测频率: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定期监测血糖。一般来说,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患者需每天监测空腹、餐后血糖;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可每周监测2-3天的空腹及餐后血糖。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可能还需要监测睡前血糖等。

    监测方法:常用的有血糖仪监测毛细血管血糖,操作简便,但要注意采血部位的消毒和血糖仪的正确使用。同时,定期到医院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它可以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有助于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糖尿病患者:儿童糖尿病多为1型,需严格按照个体化的胰岛素治疗方案进行,同时要注意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运动时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低血糖,且要选择适合儿童的运动方式,如跳绳、骑自行车等,运动时间不宜过长。

    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在药物选择上要注意避免引起严重不良反应。血糖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避免过度降糖导致低血糖等风险。同时,要密切关注足部情况,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因为老年患者血液循环和神经感觉可能较差。

    妊娠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是基础,要保证胎儿正常发育的同时控制血糖。一般采用胰岛素治疗,因为口服降糖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血糖监测要更频繁,包括空腹、餐后血糖及夜间血糖等,以确保母婴安全。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