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中暑怎么治疗

中暑怎么治疗

2025年10月11日 10:52:04
病情描述:

中暑怎么治疗

医生回答(1)
  • 高艳霞
    高艳霞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中暑治疗需先脱离高温环境,然后采取物理或药物降温,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监测生命体征并对症治疗,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有各自注意事项,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相应处理以纠正中暑及避免并发症。

    一、脱离高温环境

    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通风良好、阴凉干燥的地方,如空调房间等,使其平卧并去除身上过多的衣物,以利于散热。这是中暑治疗的首要步骤,因为持续处于高温环境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脱离高温环境时都应尽快进行,避免核心体温持续升高对身体各器官造成更严重损害。

    二、降温措施

    物理降温:对于轻度中暑患者,可采用湿毛巾擦拭患者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利用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也可让患者浸泡在15-20℃的水中进行降温,但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防止体温过低。儿童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物理降温时要注意水温不宜过低,擦拭时间不宜过长;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要注意观察皮肤情况,避免冻伤。

    药物降温:重度中暑患者可能需要药物辅助降温,但需谨慎选择。一般不优先使用药物降温,除非物理降温效果不佳且体温持续升高。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者,药物降温更需严格评估风险。

    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口服补液:若患者意识清楚,可给予适量的淡盐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以补充因出汗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但对于儿童,要注意补液的量和速度,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导致呕吐等不适;老年人若有心脏、肾脏基础疾病,要控制补液量,防止加重心肾负担。

    静脉补液:重度中暑患者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时,需通过静脉补液来快速纠正。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脱水程度、电解质情况等调整补液的种类和速度,确保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平衡恢复正常。

    四、监测与对症治疗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对于重症中暑患者可能还需要监测中心静脉压、尿量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不同年龄人群的正常生命体征范围不同,儿童和老年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可能更为敏感,需要更加细致地监测。

    对症治疗:如患者出现抽搐,可给予适当的镇静剂;若出现休克等严重情况,需进行抗休克治疗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针对基础疾病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避免基础疾病加重中暑病情或中暑诱发基础疾病发作。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中暑后病情变化较快,要更加注重早期识别和处理。除上述降温、补液等措施外,要特别注意保持儿童呼吸道通畅,避免因高热惊厥导致窒息等危险情况。同时,儿童的饮食要清淡易消化,补充水分和营养。

    老年人:老年人多伴有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中暑后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要谨慎使用可能影响心脑血管功能的药物,密切观察心功能、脑供血情况等变化,补液时要严格控制速度和量,防止诱发心力衰竭、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孕妇:孕妇中暑后要格外小心,高温可能影响胎儿健康。在降温时要注意避免腹部直接受凉,可以选择温和的物理降温方法,补液时要注意保证胎儿的血供,同时密切关注孕妇和胎儿的状况变化及时就医。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