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中毒怎么回事问
氧中毒怎么回事
-
氧中毒是机体吸入高于一定压力的氧一定时间后,某些系统或器官发生病理性变化的过程,发生机制与氧自由基生成过多及抗氧化系统不能及时清除有关,分为肺型、脑型、眼型,有高危人群及相关因素,需通过控制吸氧浓度和时间、规范高压氧治疗操作、早产儿吸氧管理等来预防。
氧中毒的发生机制
正常情况下,氧进入人体后会参与体内的代谢过程,同时也会在酶的作用下生成少量氧自由基,机体自身有抗氧化系统可以清除氧自由基,维持氧化与抗氧化的平衡。但当吸入高浓度氧时,氧自由基生成增多,而抗氧化系统不能及时将其清除,过多的氧自由基会攻击生物膜、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导致细胞损伤和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例如,氧自由基可使肺泡上皮细胞受损,影响肺泡的气体交换功能;还可能损伤脑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脑血管通透性增加等。
氧中毒的分型及表现
肺型氧中毒:多在吸入高浓度氧数小时后出现,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咳嗽、呼吸困难等。随着病情进展,症状可能加重,出现呼吸窘迫等。其病理改变主要是肺泡壁充血、水肿、出血、肺不张等。例如,长时间吸入>60%的氧,就有可能引发肺型氧中毒,在潜水员潜水作业时,如果潜水设备中氧分压过高且潜水时间较长,就较易发生肺型氧中毒。
脑型氧中毒:多在吸入高压氧较短时间内发生,初期可出现面部肌肉抽搐、视力模糊、眩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惊厥、昏迷甚至死亡。比如,在高压氧治疗时,若氧压过高或治疗时间把握不当,就可能引发脑型氧中毒。
眼型氧中毒:主要影响晶状体,可导致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等,常见于早产儿在高浓度氧环境下吸氧时间过长的情况。早产儿的晶状体血管系统发育不完善,高浓度氧会破坏晶状体的正常代谢和血管调节,从而引发眼型氧中毒,影响视力发育。
氧中毒的高危人群及相关因素
早产儿:早产儿的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尤其是肺部和眼部血管系统,在抢救过程中往往需要吸入较高浓度的氧,长时间吸氧易导致眼型氧中毒,影响视力,所以对于早产儿吸氧需要严格控制氧浓度和吸氧时间。
潜水员:潜水员在水下作业时,所呼吸气体的氧分压较高,如果潜水作业时间过长或潜水设备出现氧分压控制不当的情况,就容易发生肺型氧中毒等,因此潜水员需要严格遵循潜水作业的氧分压和时间规定。
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氧压高于正常大气压,如果治疗方案不合理,如氧压过高、治疗时间过长等,就可能引发氧中毒,所以高压氧治疗时要精准把控氧压和治疗时长。
氧中毒的预防措施
控制吸氧浓度和时间: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机体状况,合理调整吸氧浓度和时间。对于一般患者,吸氧浓度不宜超过60%,吸氧时间也不宜过长,如非必要,不应长时间持续高浓度吸氧。
规范高压氧治疗操作:在高压氧治疗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设定氧压和治疗时间,密切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反应,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早产儿吸氧管理:对于早产儿吸氧,要严格控制氧浓度,将氧浓度维持在合适范围,如30%-40%左右,并且密切监测早产儿的眼部和肺部等情况,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吸氧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