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骨质疏松有哪几种

骨质疏松有哪几种

2025年10月11日 20:24:52
病情描述:

骨质疏松有哪几种

医生回答(1)
  • 程立明
    程立明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向他提问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三类。原发性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绝经后5-10年,50-70岁女性多见,骨量丢失以小梁骨为主,易骨折)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70岁后,骨量全身性丢失,男女会发,女性绝经后发病率升,骨折风险高);继发性与内分泌疾病(甲亢促进骨吸收致骨量丢失,糖尿病影响骨代谢致骨量丢失、骨折风险增)、风湿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炎症因子破坏骨代谢平衡致骨量丢失、易骨折)、药物(长期用糖皮质激素抑制骨形成、促进骨吸收致骨质疏松、骨折风险高)相关;特发性包括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症(8-18岁,与遗传等多因素有关,骨量少、骨强度降、易骨折)和成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20-50岁,病因不明,骨量渐失、骨折风险增)。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70岁以后的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项生理功能衰退,骨重建失衡,骨形成减少,骨吸收相对增加。男性和女性都会发生,但女性在绝经后发病率进一步升高。骨量丢失是全身性的,包括皮质骨和松质骨,患者骨折风险增加,常见的骨折部位有椎体、髋部、腕部等。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内分泌疾病相关: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激素过多会促进骨吸收,导致骨量丢失。患者除了有甲亢的高代谢症状如多汗、心慌、消瘦等,还会出现骨质疏松相关表现,如骨痛、骨折风险增加等。研究发现甲亢患者骨密度会降低,尤其是皮质骨骨密度下降较为明显。

    糖尿病: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佳时,会影响骨代谢。高血糖状态会损伤骨细胞,影响骨的形成和矿化;同时,糖尿病并发症等因素也会间接影响骨代谢。1型糖尿病患者多在青少年发病,长期高血糖若控制不好,易出现骨质疏松;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导致骨量丢失,增加骨折风险。

    风湿性疾病相关:

    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因子会破坏骨代谢平衡,导致骨量丢失。患者关节疼痛、肿胀,长期炎症状态影响骨的正常代谢,出现骨质疏松,且易发生骨折,尤其是手部小关节附近的骨折。研究显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药物相关: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常用药物,但长期使用会抑制骨形成,促进骨吸收。它可以影响成骨细胞的功能,减少骨基质的合成;同时增加破骨细胞的活性,加速骨吸收。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无论年龄、性别,都可能发生骨质疏松,骨折风险显著升高,常见的骨折部位有椎体、肋骨等。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8岁的青少年,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遗传、钙摄入不足、性激素水平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患者骨量减少,骨强度下降,容易发生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有椎体、腕部等。女性在月经初潮前后发病相对较多,可能与青春期性激素变化影响骨代谢有关。

    成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20-50岁的成人,同样病因不太清楚,可能与遗传、营养、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患者骨量逐渐丢失,骨折风险增加,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否有其他潜在的内分泌、代谢等方面的异常。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