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和尿道炎的区别问
膀胱炎和尿道炎的区别
-
膀胱炎是膀胱黏膜炎症,女性因生理结构等易患,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下腹疼痛、血尿等,尿常规可见白细胞尿等,治疗需多饮水、用抗生素等;尿道炎是尿道黏膜炎症,分淋菌性和非淋菌性,症状有尿道外口红肿、分泌物等,尿常规等检查可助诊断,治疗分情况用对应抗生素等且要避免不洁性生活等,两者在解剖位置、症状、检查、治疗原则上均有区别。
一、解剖位置区别
膀胱炎: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器官,膀胱炎是膀胱黏膜发生的炎症。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且靠近阴道和肛门,更容易发生膀胱炎,尤其在性生活活跃期女性及绝经后女性中较为常见,这与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及生活方式相关,如性生活卫生不良等可能增加膀胱炎发生风险。
尿道炎:尿道是从膀胱通向体外的管道,尿道炎是尿道黏膜的炎症,可分为淋菌性尿道炎和非淋菌性尿道炎,男性尿道炎可能与不洁性生活、尿道器械检查等有关,女性尿道炎原因类似女性膀胱炎,也与生理结构和生活方式相关。
二、症状表现区别
膀胱炎:主要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即排尿次数频繁,一有尿意就迫不及待需要排尿,且排尿时尿道有烧灼样疼痛。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下腹部疼痛,疼痛部位多在耻骨上区,可伴有血尿,尿液外观可呈粉红色、红色等,一般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如无明显发热等,但若感染较重也可能出现低热。
尿道炎:典型症状为尿道外口红肿,有尿道分泌物,开始为黏液性,逐渐变为脓性。尿频、尿急、尿痛症状也较为明显,男性患者可能会出现会阴部胀痛等不适,女性尿道炎患者除上述症状外,可能在尿道口有瘙痒感,且尿道炎患者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除非是淋菌性尿道炎病情较重时可能有低热等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区别
尿常规:
膀胱炎: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尿,尿中白细胞计数增多,还可能有红细胞,尿细菌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尿道炎:尿常规同样可见白细胞尿,淋菌性尿道炎时尿道分泌物涂片可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培养可发现淋病奈瑟菌;非淋菌性尿道炎时,可通过尿道分泌物检查找到衣原体或支原体等病原体。
影像学检查:膀胱炎一般无需常规影像学检查,但若反复发作的膀胱炎,可考虑行超声等检查,看膀胱有无结构异常,如膀胱结石、膀胱憩室等;尿道炎一般也无需常规影像学检查,当怀疑有尿道狭窄等并发症时可考虑尿道造影等检查。
四、治疗原则区别
膀胱炎:一般治疗包括多饮水,增加尿量,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这对各年龄段膀胱炎患者都适用,尤其鼓励患者多摄入水分,以降低细菌在尿路的繁殖。药物治疗常选用抗生素,根据病原菌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大肠杆菌感染可选用喹诺酮类等抗生素,对于女性膀胱炎,要注意生活方式调整,如保持会阴部清洁等。
尿道炎:淋菌性尿道炎需选用针对淋病奈瑟菌的抗生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则选用针对衣原体、支原体等的药物治疗。同时,尿道炎患者要避免不洁性生活,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性伴侣也需同时检查治疗,防止交叉感染,这对各年龄段患者都很重要,尤其是有性生活的人群。
总之,膀胱炎和尿道炎在解剖位置、症状表现、检查及治疗原则上均有区别,临床医生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鉴别诊断和针对性治疗。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