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2025年10月11日 18:39:22
病情描述: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医生回答(1)
  • 李子荣
    李子荣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向他提问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需从体位、伤口、疼痛、康复训练、深静脉血栓预防、饮食及出院指导等方面进行护理,体位要正确防脱位,伤口要观察清洁,疼痛用非药物缓解为主,康复训练分阶段且依患者年龄调整,重视深静脉血栓预防,饮食要营养易消化,出院要说明注意事项并依不同年龄患者给予相应照顾指导。

    伤口护理

    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若发现敷料渗湿,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进行更换。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护理时需注意不同特点,老年患者皮肤抵抗力相对较弱,更要注意操作的无菌原则;儿童患者皮肤娇嫩,选择敷料时要考虑其刺激性。一般术后2-3天需观察伤口情况,若出现红肿、疼痛加剧等感染迹象,要立即处理。

    疼痛管理

    术后可能会有疼痛,可采用非药物方法缓解,如心理疏导,让患者放松心情,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对于疼痛较明显的患者,需遵医嘱进行评估。老年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可能有所不同,要个体化评估疼痛;儿童患者疼痛表达可能不明确,需通过观察其行为等方式来判断疼痛情况。一般不首先使用药物止痛,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

    康复训练

    术后早期(1-2周):进行踝关节屈伸活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踝关节屈伸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每天可多次进行,每次5-10分钟;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是让患者绷紧大腿肌肉,保持5-10秒后放松,重复10-20次,每天3-4组。儿童患者康复训练强度要适中,由医护人员根据其恢复情况逐步指导开展。

    术后中期(2-6周):在医护人员帮助下进行髋关节被动活动,活动范围逐渐增加,但要避免髋关节过度屈曲、内收、内旋等易导致脱位的动作。老年患者因身体机能下降,活动范围增加要缓慢,防止造成损伤;儿童患者则要在专业人员辅助下轻柔进行活动,保障骨骼正常发育。

    术后后期(6周以后):可逐渐增加主动的髋关节活动,如坐椅练习、站立练习等,但仍需注意避免不良体位和动作。对于不同年龄患者,随着康复进程推进,康复训练的难度和强度要逐步调整,以适应其身体状况的变化。

    深静脉血栓预防

    鼓励患者早期进行下肢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可使用足底静脉泵或间歇气压压迫装置等辅助预防。老年患者血液黏稠度相对较高,更要重视深静脉血栓预防;儿童患者由于活动相对较少,也需采取适当措施预防,如定时帮助其活动下肢。一般术后24小时左右就可开始进行下肢的被动或主动活动。

    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老年患者可能存在消化功能减退,饮食要注重易消化;儿童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要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钙、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以支持骨骼和身体的发育。例如多吃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

    出院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注意事项,如避免髋关节过度屈曲、内收、内旋,避免久坐、久站,定期复查等。对于老年患者,要提醒家属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更多的照顾和关注,协助患者进行康复和日常活动;儿童患者的家属要特别注意监督孩子遵守康复注意事项,确保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髋关节能良好恢复,避免因不当行为影响恢复效果。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