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心肺复苏术步骤问
现场心肺复苏术步骤
-
心肺复苏操作包括判断环境安全与评估患者、摆放患者体位、实施胸外按压、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及持续操作监测,需注意不同人群(成人、儿童、婴儿)操作细节差异,按按压与通气比例持续循环操作直至专业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
一、判断环境安全并评估患者情况
1.判断环境安全:迅速到达患者身边,首要确保现场环境不存在对施救者和患者有进一步伤害的危险因素,如避免在车辆通行道路旁、有漏电隐患区域等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2.评估患者反应:轻拍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喊“你怎么了”,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一般在5-10秒内完成评估。若患者无反应,立即启动急救系统,如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如中国为120)。
二、摆放患者体位
将患者放置在坚硬的平面上,如地板或硬板床,使患者仰卧位,头部、颈部、躯干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若患者可能有颈部损伤,应谨慎移动,保持头部与身体轴线一致,避免加重损伤。
三、实施胸外按压
1.确定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为按压部位,用掌根垂直按压患者胸部。
2.按压频率与深度:按压频率至少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成人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儿童和婴儿的按压深度为胸部前后径的1/3左右,儿童约5厘米,婴儿约4厘米。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有节奏地进行按压,每次按压后让胸廓充分回弹。
四、开放气道
1.清除异物:如果看到患者口中有异物,可采用手指清除法,用一只手的小鱼际肌按压患者前额,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轻轻抬起患者下巴,然后用手指清除口腔内可见的异物,但动作要轻柔,避免将异物推得更深。
2.采用仰头抬颌法: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用力向下压,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下颌骨下方,将下颌骨向上抬起,使气道打开,一般抬起角度为患者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对于怀疑有颈部损伤的患者,应采用改良推举下颌法,避免颈部过度活动。
五、进行人工呼吸
1.口对口人工呼吸:在开放气道后,进行人工呼吸,首先用按前额的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用口唇严密包裹患者口唇,缓慢吹气,每次吹气持续1秒以上,看到胸廓起伏即可,每次人工呼吸通气量约500-600毫升。儿童和婴儿的通气量要适当减少,避免过度通气。
2.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的配合:对于成人,按压与通气比例为30:2,即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对于儿童和婴儿,单人施救时按压与通气比例也是30:2,双人施救时婴儿为15:2,儿童为30:2。
六、持续心肺复苏并监测
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循环操作,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体征。在操作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面色、呼吸、脉搏等情况,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心肺复苏的操作力度和频率等。对于儿童和婴儿,由于其身体机能和解剖结构与成人不同,在操作时要特别注意按压部位和力度的准确性,避免对儿童和婴儿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例如婴儿的胸骨相对较软,按压时要更轻柔且准确把握深度;儿童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要考虑其年龄相关的生理特点,如儿童的心脏位置等与成人有差异,在确定按压部位等操作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