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酮症酸中毒机制是什么

酮症酸中毒机制是什么

2025年10月11日 14:44:00
病情描述:

酮症酸中毒机制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王长远
    王长远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向他提问

    酮症酸中毒机制主要包括胰岛素缺乏或作用障碍致糖代谢异常、血糖升高引发失水及脂肪分解加速产酮,糖异生增加使血糖持续升高,且酮体生成与利用失衡致血酮升高、pH下降出现酸中毒,儿童因自身特点在各环节表现可能更突出。

    一、胰岛素缺乏或作用障碍

    1.对糖代谢的影响

    胰岛素是调节糖代谢的重要激素,它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异生等。当胰岛素缺乏或作用障碍时,机体不能有效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对于儿童患者,1型糖尿病患儿多因自身免疫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而对于一些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如部分2型糖尿病患儿或有特殊疾病状态的儿童,胰岛素作用障碍也会引起血糖升高。例如,在1型糖尿病急性发病时,胰岛素分泌几乎完全停止,血糖不能被正常摄取和利用,进而引发一系列代谢紊乱。

    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时,葡萄糖从尿液中大量排出,引起渗透性利尿,导致机体失水。儿童由于体液总量相对较多,失水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但机体失水又会进一步加重高血糖状态,形成恶性循环。

    2.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胰岛素缺乏时,脂肪分解加速。脂肪分解的产物脂肪酸在肝脏中氧化生成大量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正常情况下,酮体生成和利用处于动态平衡。但在胰岛素缺乏时,糖代谢紊乱,机体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供能,转而大量利用脂肪供能,导致酮体生成显著增多,而肝脏对酮体的氧化利用能力相对不足,从而使血酮体水平升高,引发酮症。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的脂肪代谢特点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婴幼儿的脂肪代谢相对更活跃,在胰岛素缺乏时更容易出现脂肪分解加速的情况。

    二、糖异生增加

    1.肝脏糖异生途径增强

    在胰岛素缺乏的状态下,肝脏的糖异生作用显著增强。糖异生是指非糖物质(如氨基酸、乳酸等)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由于胰岛素缺乏,对糖异生的抑制作用减弱,同时胰高血糖素等升糖激素相对增多,进一步促进糖异生。例如,氨基酸会通过糖异生途径转化为葡萄糖,使得血糖持续升高,而升高的血糖又会刺激糖异生进一步进行,形成复杂的代谢紊乱网络。对于患有某些内分泌疾病的儿童,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可能本身存在激素失衡,更容易导致糖异生增加,从而诱发酮症酸中毒。

    三、酮体代谢失衡

    1.酮体生成与利用的失衡

    如前所述,酮体生成增多,而机体对酮体的利用却相对不足。除了肝脏氧化利用酮体的能力受限外,外周组织对酮体的利用也受到影响。在酮症酸中毒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一些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影响酮体的利用。例如,儿茶酚胺等激素水平升高会抑制外周组织对酮体的摄取和氧化。对于儿童患者,其机体的应激反应特点可能与成人不同,儿童的内分泌调节系统尚不完善,在酮症酸中毒时,这种酮体生成与利用的失衡可能更为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血酮体水平不断升高,导致血液pH值下降,出现酸中毒。血液pH值下降会进一步影响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如影响酶的活性、细胞的代谢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对于婴幼儿患者,由于其身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酸中毒可能会更快地导致严重的生理功能紊乱,需要更及时的干预。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