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现象问
一氧化碳中毒现象
-
一氧化碳中毒机制为CO经呼吸道吸入后与Hb结合成HbCO致Hb失携氧能力使组织缺氧,还能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脑部对缺氧最敏感;临床表现分轻中重,轻度有头痛头晕等,中度有樱桃红皮肤和意识障碍,重度有深昏迷等;诊断依据接触史、临床表现及血液HbCO测定;急救需脱离中毒环境并氧疗,轻中重度氧疗方式不同;预防要维护燃气设备、保障通风及装报警器;特殊人群中儿童敏感、孕妇影响胎儿、老年人病情进展快需早识别送医。
一、一氧化碳中毒机制
一氧化碳(CO)经呼吸道吸入后,迅速与血液中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HbCO的形成使Hb丧失携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CO还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铁离子结合,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进一步干扰细胞呼吸和氧化过程,对脑、心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其中脑部对缺氧最为敏感。
二、临床表现
(一)轻度中毒
患者多有头痛、头晕、乏力、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脱离中毒环境并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可迅速缓解,血液碳氧血红蛋白(HbCO)浓度多在10%~20%。
(二)中度中毒
除上述轻度中毒症状加重外,患者皮肤黏膜呈现樱桃红色(为CO中毒特征性表现),出现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如嗜睡、浅昏迷),HbCO浓度多在30%~40%。经吸氧治疗后可恢复,一般无明显后遗症。
(三)重度中毒
患者出现深昏迷、抽搐、呼吸困难、呼吸循环衰竭等,HbCO浓度常高于50%。重度中毒可遗留痴呆、帕金森综合征、肢体瘫痪等严重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三、诊断方法
(一)接触史
有CO暴露史,如燃气泄漏、燃煤取暖密闭环境等。
(二)临床表现
具有樱桃红色皮肤、意识障碍等典型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血液HbCO测定是确诊的重要依据,正常人体血液中HbCO浓度低于10%,中毒时可显著升高。
四、急救措施
(一)脱离中毒环境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通风良好处,松解衣领等束缚衣物,保持呼吸通畅。
(二)氧疗
轻度中毒可通过鼻导管吸入新鲜空气或低流量吸氧;中、重度中毒需尽早进行高压氧治疗,高压氧可加速HbCO解离,促进CO排出,改善组织缺氧。
五、预防措施
(一)燃气设备维护
定期检查燃气热水器、炉灶等设备的气密性,确保排气管道通畅,避免CO泄漏。
(二)通风设施保障
居室内应安装有效的通风装置,尤其是冬季燃煤取暖时,需保持窗户微量开启,保证空气流通。
(三)使用报警器
在易发生CO中毒的场所(如厨房、地下室等)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及时预警CO浓度升高。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呼吸频率快、代谢活跃,对CO更敏感,且自我保护意识弱,家长需特别注意家居环境通风,定期检查燃气设备,避免儿童接触CO隐患。
(二)孕妇
孕妇发生CO中毒时,不仅自身缺氧会影响胎儿氧供,还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缺氧、发育异常等,需紧急将孕妇转移至通风处并尽快就医,及时进行高压氧等治疗。
(三)老年人
老年人多伴有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CO中毒后病情进展可能更快,且恢复能力较弱,一旦怀疑CO中毒,应尽早识别并送医,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和器官功能支持。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