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高温中暑问
怎样预防高温中暑
-
高温天气下需通过保持环境通风散热、合理安排外出时间与方式、及时补充水分与电解质以及关注特殊人群等来防暑,保持室内通风散热,合理选外出时间并做好防护,定时饮水并避刺激性饮料,儿童、老年人及患基础疾病者需特别关注防护与身体状况。
一、保持环境通风散热
室内环境:在高温天气下,应尽量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可使用电扇、空调等设备来降低室内温度。例如,将室内温度调节至26℃-28℃较为适宜,这样能让人体处于相对舒适的热环境中,减少因高温导致中暑的风险。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老年人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引发身体不适。
工作场所:如果是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群,如建筑工人等,工作场所应配备良好的通风设施,如安装排气扇等,以保证工作区域空气的流通。同时,可以设置一些阴凉区域供工人休息,防止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二、合理安排外出时间与方式
外出时间选择:尽量避免在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通常是10:00-16:00)外出活动。如果必须外出,应选择清晨或傍晚较为凉爽的时段。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更要注意外出时间的选择,儿童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善,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高温时段外出更容易中暑。
外出防护措施:外出时应做好防护,如佩戴宽边遮阳帽,能有效遮挡阳光直射头部;使用太阳镜,保护眼睛免受强光刺激;穿着轻薄、透气、浅色的棉质衣物,这些衣物有助于反射阳光并促进汗液蒸发,保持身体凉爽。此外,还应随身携带充足的饮用水,及时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
三、及时补充水分与电解质
水分补充:即使不感到口渴,也应定时饮水。一般来说,每天的饮水量应不少于1500-2000毫升。可以选择饮用白开水、淡盐水或含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等。对于从事高强度体力活动的人群,如运动员等,在大量出汗后,除了补充水分外,还需要补充适量的电解质,以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
避免饮用刺激性饮料:应避免饮用过多的咖啡、浓茶和酒精类饮料,因为这些饮料可能会导致身体失水加重,增加中暑的风险。
四、关注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的新陈代谢旺盛,更容易出汗,但他们往往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口渴感觉。家长应时刻注意儿童的饮水情况,保证儿童摄入足够的水分。在高温天气下,尽量减少儿童的户外活动时间,如需外出,要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如穿着合适的防晒衣物、携带遮阳工具等。
老年人:老年人的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对高温的耐受性较差。同时,很多老年人可能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在高温环境下更容易出现中暑等健康问题。家属应注意为老年人营造凉爽的居住环境,定时陪伴老年人饮水,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
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的人群,在高温天气下要格外注意。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高温环境中,身体为了散热会增加血液循环量,加重心脏负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可能因高温导致呼吸加快,进一步影响病情。这类人群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控制基础疾病,同时采取有效的防暑措施,如避免长时间待在高温环境中、按时服药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