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睾炎怎么回事问
附睾炎怎么回事
-
附睾炎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感染性疾病,分急性和慢性,急性起病急,有阴囊疼痛、肿大等症状,慢性多由急性迁延而来,有隐痛等表现。病因有病原体感染及尿液反流等,诊断靠体格、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急性需休息、用抗生素,慢性对症或手术,特殊人群儿童、老年、育龄男性有不同注意事项。
分类及表现
急性附睾炎:起病较急,患者会突然出现阴囊部位疼痛,疼痛可向腹股沟及下腹部放射,同时阴囊迅速肿大,皮肤发红、发热。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等。例如,有研究显示,急性附睾炎患者中约半数会出现体温升高至38℃以上的情况。
慢性附睾炎:通常由急性附睾炎未彻底治愈迁延而来,也可能无明显急性发作史。患者阴囊会有隐痛、坠胀感,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及腹股沟区,附睾可触及局限性增厚、增大,质地偏硬,与睾丸界限尚清。
病因分析
病原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性生活不规律、久坐、长时间憋尿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附睾炎的发病风险。比如,长时间久坐会导致会阴部血液循环不畅,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诱发感染。
尿液反流:尿液可经输精管反流进入附睾,尿液中的化学物质会刺激附睾,引发炎症反应。对于有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异常,如尿道狭窄等情况的患者,尿液反流的几率更高,更易患附睾炎。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阴囊,观察有无红肿、触痛等情况,触摸附睾的大小、质地等。急性附睾炎时附睾肿大、触痛明显;慢性附睾炎时附睾呈结节状,轻度压痛。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尿常规检查可能发现白细胞、细菌等;病原学检查可通过尿道分泌物、前列腺液或附睾穿刺液培养,明确病原体类型。
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是常用的方法,可显示附睾增大、血流信号增多等情况,有助于鉴别附睾炎症与其他阴囊疾病,如睾丸扭转等。
治疗原则
急性附睾炎:发病初期应卧床休息,将阴囊抬高以缓解疼痛。可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一般需要静脉用药1-2周,然后口服抗生素继续治疗2-4周。
慢性附睾炎:以对症治疗为主,如疼痛明显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同时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避免久坐、憋尿等不良习惯。如果慢性附睾炎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在有手术指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附睾切除术等,但手术需谨慎评估。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附睾炎相对少见,多由泌尿系统感染蔓延引起。儿童发病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阴囊情况,如出现阴囊红肿、哭闹不安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儿童用药需特别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
老年人群:老年附睾炎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在治疗时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控制,使用抗生素时需考虑药物对基础疾病的影响。同时,老年患者恢复相对较慢,要加强护理,注意休息,保持局部清洁。
育龄男性:附睾炎可能影响精子的生成和运输,对生育有一定影响。育龄男性患附睾炎后应积极治疗,治疗期间需注意避免性生活过度,定期复查精液常规等,评估生育功能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