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什么问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什么
-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与病毒感染相关的甲状腺炎症性疾病,病因多为上呼吸道感染后病毒感染致甲状腺滤泡破坏,临床表现有全身症状(发热、乏力等)和甲状腺局部症状(疼痛、肿大),实验室检查可见甲状腺功能、血沉等变化,可通过病史、表现及检查诊断,需与其他甲状腺疾病鉴别,治疗包括对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处理,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项。
病因
多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常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患者发病前多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如流感样症状等。在病毒感染后,甲状腺滤泡被破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患者常伴有发热,体温可在38℃左右,部分患者体温更高。同时可有乏力、肌肉疼痛等全身表现。
甲状腺局部症状
甲状腺疼痛:甲状腺区域出现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在吞咽时疼痛加重,甲状腺触痛明显。
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可不同程度肿大,质地较硬。
实验室检查
甲状腺功能:疾病早期,由于甲状腺滤泡被破坏,甲状腺激素释放增加,可出现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降低,呈现甲状腺毒症表现;随着病情进展,甲状腺滤泡储存的甲状腺激素消耗殆尽,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可降至正常甚至低于正常,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之后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红细胞沉降率(ESR):多数患者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增快,可作为疾病活动的一个指标。
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多为阴性或轻度升高。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临床表现(发热、甲状腺疼痛、肿大等)以及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变化、ESR增快等)可初步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
鉴别诊断:需与桥本甲状腺炎伴发急性炎症、化脓性甲状腺炎等疾病鉴别。化脓性甲状腺炎多有局部红肿热痛等感染表现,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桥本甲状腺炎伴发急性炎症一般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较高等。
治疗
对症治疗: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缓解疼痛和发热。如果非甾体抗炎药效果不佳,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处理:少数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可短期给予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亚急性甲状腺炎时,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使用药物时需更加谨慎,优先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如非甾体抗炎药等,且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和生长发育指标。
孕妇:孕妇患亚急性甲状腺炎时,需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使用药物时要谨慎,非甾体抗炎药在妊娠晚期使用需特别注意,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也需在医生充分评估利弊后进行,同时要密切监测孕妇甲状腺功能和胎儿的发育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患亚急性甲状腺炎时,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时要考虑到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需注意胃肠道反应等,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要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等相关风险,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全身状况和甲状腺功能的变化。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