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吃什么药问
中暑吃什么药
-
中暑时可选用解暑中成药和电解质补充药物,同时非药物干预很重要,要优先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尽快脱离高温环境、物理降温、补充淡盐水或清凉含盐饮料等,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病史人群非药物干预各有要点。
一、中暑时可选用的药物
(一)解暑中成药
1.藿香正气类药物: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等,其成分中的藿香、紫苏、白芷等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对于因中暑引起的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藿香正气制剂能调节胃肠运动、抑菌、抗炎等,可改善中暑相关的胃肠道不适等症状。不过,对酒精过敏者不宜使用藿香正气水,可选择不含酒精的藿香正气软胶囊等剂型。
2.十滴水:主要成分有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具有健胃、祛暑的功效,适用于因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等。但十滴水含有樟脑,新生儿和婴儿慎用,因为樟脑可能通过新生儿娇嫩的皮肤和黏膜吸收进入体内,引起樟脑中毒。
(二)电解质补充药物
当中暑导致大量出汗引起电解质紊乱时,可选用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能补充钠、钾、氯等电解质,纠正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对于儿童中暑出现电解质紊乱情况,应选择适合儿童年龄段的口服补液盐剂型,以保证安全有效地补充电解质。老年人中暑时由于机体调节功能下降,也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口服补液盐同样适用,但需注意根据老年人的肾功能等情况适当调整补液速度和量,避免补液过快加重心脏负担等。
二、非药物干预的重要性及方法
(一)非药物干预优先原则
中暑时首先应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因为药物干预有一定局限性且部分药物有适用人群限制等。非药物干预主要是尽快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通风阴凉处,解开衣物,让患者平卧休息。同时可以用湿毛巾擦拭患者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进行物理降温,也可以让患者饮用适量的淡盐水或清凉含盐饮料,以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二)不同人群非药物干预要点
1.儿童:儿童中暑时非药物干预需更加细致。要避免在高温时段带儿童外出,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一旦发现儿童中暑,应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用湿的薄毛巾给儿童擦拭身体降温,同时让儿童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儿童专用的电解质水。由于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在非药物干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等变化,若情况无改善需及时就医。
2.老年人:老年人中暑后非药物干预要缓慢进行。转移至阴凉处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因动作过大引起老年人身体不适。物理降温时要注意水温不宜过低,擦拭时间不宜过长,防止老年人受凉。让老年人饮用淡盐水或清凉饮料时要少量多次,防止一次性饮用过多加重心脏等负担。同时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血压等变化。
3.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中暑患者,非药物干预时除了上述基本措施外,还需格外注意。转移过程中要确保搬运平稳,避免加重基础疾病的诱发因素。在物理降温时要关注患者的基础疾病状态,如心血管疾病患者要防止因降温过快导致血管收缩加重心脏负担等。饮用补液时要考虑基础疾病情况,如糖尿病患者需选择合适的低糖或无糖补液方式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