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碱中毒什么原因问
代谢性碱中毒什么原因
-
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包括氢丢失过多(经胃丢失如大量呕吐、胃管引流,经肾丢失如利尿剂使用、盐皮质激素过多)、HCO摄入过多(碱性物质摄入过量、输入过多含HCO的液体)以及低钾血症相关(低钾时细胞内外离子转移及肾小管排钾排氢改变致HCO重吸收增多),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因自身特点在相关情况时更易发生代谢性碱中毒。
一、氢丢失过多
1.经胃丢失
大量呕吐:常见于幽门梗阻、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引起的剧烈呕吐。大量酸性胃液丢失,使体内H和Cl丢失过多,机体为维持电解质平衡,肾小管重吸收HCO增加,从而导致代谢性碱中毒。例如,幽门梗阻患者因胃内容物潴留,频繁呕吐,大量丢失含HCl的胃液,使得血浆中HCO浓度相对增高。
胃管引流:长期胃肠减压,如因外科手术等原因进行胃肠减压时,若引流的是含胃酸的胃液,也会导致氢和氯丢失,引发代谢性碱中毒。
2.经肾丢失
利尿剂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襻利尿剂(如呋塞米)等的长期或大量使用。这些利尿剂抑制肾小管髓袢升支对Cl和Na的重吸收,使到达远曲小管的Na增加,为维持电荷平衡,HCO重吸收增多;同时,利尿剂还可引起低钾血症,低钾时细胞内K向细胞外转移,细胞外H向细胞内转移,以及肾小管上皮细胞排K减少而排H增多,进一步促使代谢性碱中毒的发生。比如,长期使用呋塞米的患者,由于利尿剂的作用,出现低钾和低氯血症,导致代谢性碱中毒。
盐皮质激素过多: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等疾病可导致体内盐皮质激素分泌过多。醛固酮具有保钠排钾的作用,它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促进Na-H交换和Na-K交换,使H和K排出增多,HCO重吸收增加,从而引起代谢性碱中毒。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由于醛固酮分泌异常增多,导致钠重吸收增加,钾和氢排出增多,出现代谢性碱中毒。
二、HCO摄入过多
1.碱性物质摄入过量
长期服用碱性药物:如长期口服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可使体内HCO增多,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导致代谢性碱中毒。例如,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若长期大量服用碳酸氢钠来中和胃酸,就可能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输入过多含HCO的液体: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如纠正酸中毒时输入过多的碳酸氢钠溶液,或大量输入库存血。库存血中的抗凝剂枸橼酸钠在肝脏代谢可产生HCO,大量输入库存血会使体内HCO增加,导致代谢性碱中毒。
三、低钾血症相关
低钾血症时,细胞外液K浓度降低,细胞内K向细胞外转移,细胞外H向细胞内转移;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排K减少而排H增多,使得肾脏泌H增加,HCO重吸收增多,从而引起代谢性碱中毒。例如,长期腹泻、呕吐导致低钾血症的患者,容易发生代谢性碱中毒。在儿童中,若存在腹泻等情况导致低钾,也会增加代谢性碱中毒的发生风险,因为儿童的肾脏调节功能相对不完善,电解质紊乱更易影响酸碱平衡。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本身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出现低钾血症时,肾脏的代偿调节能力下降,更易发生代谢性碱中毒,且老年人若同时合并其他疾病,如慢性心力衰竭长期使用利尿剂等,会进一步增加代谢性碱中毒的发生几率。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