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崩和月经有什么区别问
血崩和月经有什么区别
-
月经是女性生殖系统周期性生理现象,周期平均28天、经期3-7天、经量20-60毫升,由内分泌调节,对身体影响较小;血崩是非经期大量阴道出血急症,出血量多不可控、无规律,多由病理因素引起,会致贫血甚至危及生命,特殊人群血崩需重视。
血崩:又称崩中或暴崩,是指非经期大量阴道出血的急性病症。其出血量通常远超正常月经量,且出血往往较急、量多,与正常规律的月经有明显区别。血崩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多是由疾病等因素引起,比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都可能导致血崩情况发生。
出血特点
月经:出血量相对稳定,在正常的月经量范围内波动,经期结束后子宫会恢复到相对正常的状态。月经周期虽有个体差异,但一般具有自身的规律性,比如一位女性连续几个周期的月经周期都比较固定,经期和经量也相对稳定。
血崩:出血量多且不可控制,可能在短时间内导致大量失血,出血速度较快。例如,可能在短时间内出血量超过100毫升,而且出血没有规律,与正常月经的周期性、规律性完全不同。比如有的女性突然出现大量阴道出血,远远多于平时月经最多的时候,且出血没有遵循正常月经周期的节奏。
引发原因
月经:主要是受体内内分泌系统调节,由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来调控子宫内膜的生长、脱落等。例如,在卵泡期,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促进子宫内膜增生;排卵后,孕激素水平升高,使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为受孕做准备,如果没有受孕,孕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脱落形成月经。一般生活规律、内分泌稳定的情况下,月经会正常来潮。
血崩:多由病理因素引起。如子宫肌瘤可能会影响子宫收缩,导致血管破裂出血不止从而引发血崩;子宫内膜癌会使子宫内膜异常增生、溃烂,引起大量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导致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而出现大量阴道出血。另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影响凝血功能的疾病,也可能引发血崩。比如患有子宫肌瘤的女性,在某些因素刺激下,肌瘤相关血管破裂,就可能出现血崩现象;本身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即使没有明显的妇科器质性病变,也可能因为凝血问题导致非经期的大量出血。
对身体的影响
月经:正常月经一般对身体影响较小,是女性生殖系统正常运作的体现。但部分女性在月经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如轻微腹痛、腰酸等,多数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通过适当休息等一般可以缓解。总体而言,正常月经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相反,它是生殖系统健康的一个指标。
血崩:大量出血会迅速导致女性贫血,出现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因为大量失血会使身体各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影响其正常功能。比如长期慢性血崩的女性,会逐渐出现严重贫血,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急性大量血崩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休克,对生命造成威胁。
特殊人群方面,青春期女性月经初潮时可能月经不太规律,但多会逐渐调整至正常;而对于患有妇科疾病导致血崩的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出现血崩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需要立即就医处理,因为妊娠期女性身体状况特殊,血崩会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更年期女性出现血崩也要高度重视,因为这可能是一些妇科器质性病变的信号,需要及时排查病因进行治疗。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