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怎么检查问
尿崩症怎么检查
-
尿崩症通过尿量及尿比重测定可见尿量明显增多、尿比重及渗透压降低;血浆渗透压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禁水试验显示尿崩症患者禁水后尿量多、比重和渗透压升高不明显且血浆渗透压升高;加压素试验中中枢性尿崩症患者对垂体后叶素或去氨加压素有反应,肾性尿崩症则无;头颅影像学检查可发现中枢性尿崩症患者垂体、下丘脑部位病变;电解质检查可发现尿崩症患者可能存在电解质紊乱。
一、尿量及尿比重测定
1.尿量:尿崩症患者24小时尿量可明显增多,一般可达4-10升,甚至更多。这是因为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缺乏或作用障碍,肾脏不能有效地重吸收水分,导致大量尿液排出。不同年龄的患者尿量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患者由于身体代谢较快等因素,尿量增多的表现可能更为明显,但总体特点是尿量远超正常范围。
2.尿比重:尿比重常低于1.005,尿渗透压也降低。正常情况下,肾脏可以根据体内水分情况调节尿比重,而尿崩症患者肾脏浓缩尿液的功能受损,所以尿比重处于较低水平。
二、血浆渗透压测定
1.血浆渗透压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当人体水分丢失过多时,血浆渗透压会有一定变化,尿崩症患者由于大量排尿,机体处于相对脱水状态,可能会出现血浆渗透压轻度升高的情况,但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渗透压异常升高,因为机体有一定的调节机制,但整体仍与正常情况有差异。
三、禁水试验
1.试验方法:患者在试验前需正常饮水,试验时停止饮水,测定禁水前、后的体重、血压、尿量、尿比重、尿渗透压及血浆渗透压等指标。一般禁水时间为8-12小时。
2.试验结果:尿崩症患者在禁水后,尿液不能有效浓缩,尿量仍很多,尿比重及尿渗透压升高不明显,而血浆渗透压升高。正常人在禁水后,由于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尿量减少,尿比重升高,血浆渗透压基本保持稳定。
四、加压素试验
1.垂体后叶素试验:皮下注射垂体后叶素(鞣酸加压素注射液),然后观察注射后尿量、尿比重及尿渗透压的变化。尿崩症患者在注射后尿量明显减少,尿比重及尿渗透压升高;而精神性多饮患者注射后尿量减少不明显或变化不大。
2.去氨加压素试验:静脉或皮下注射去氨加压素,观察患者尿量等指标的变化。对于中枢性尿崩症患者,使用去氨加压素后尿量会显著减少,尿比重升高;而肾性尿崩症患者对去氨加压素无反应,尿量等指标无明显变化。
五、头颅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或MRI:对于中枢性尿崩症患者,头颅CT或MRI检查可以帮助发现垂体、下丘脑部位是否存在病变,如肿瘤(如颅咽管瘤、垂体瘤等)、先天性发育异常等情况。不同年龄的患者,头颅影像学检查的意义相同,但儿童患者在进行检查时需要注意辐射防护等问题,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和防护措施。例如,对于怀疑有垂体-下丘脑病变导致的中枢性尿崩症,头颅MRI相对CT更具优势,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软组织病变等情况。
六、电解质检查
1.尿崩症患者由于大量排尿,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尤其是钠、钾等电解质的丢失。需要检查血钠、血钾等电解质水平,了解患者体内电解质的平衡情况。不同年龄的患者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由于身体代谢活跃,电解质紊乱可能会对其生长发育等产生影响,所以更需要密切监测电解质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电解质紊乱。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