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能查什么问
尿常规能查什么
-
尿常规可检查尿液一般性状(尿量、颜色、透明度)、化学(尿蛋白、尿糖、酸碱度)及沉渣显微镜(红细胞、白细胞、尿上皮细胞、管型)等指标,不同人群(孕妇、儿童)有其特点,能反映泌尿系统及全身其他系统健康状况。
一、尿液一般性状检查
1.尿量
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约1000-2000ml。尿量的多少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饮水、出汗、肾功能等。年龄方面,儿童尿量因年龄不同而有差异,新生儿尿量较少,婴儿期尿量相对较多。如果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00ml为无尿,多见于肾功能不全、脱水等情况;而24小时尿量多于2500ml为多尿,可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等。
2.颜色
正常尿液颜色为淡黄色至深黄色,其颜色受尿色素、尿胆原等因素影响。如果尿液呈红色,可能是血尿,见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肿瘤等;呈浓茶色或酱油色,可能是血红蛋白尿,常见于溶血性贫血等;呈乳白色,可能是乳糜尿,多见于丝虫病等。
3.透明度
正常尿液清晰透明,若尿液混浊,可能是由于含有较多的细胞、细菌、结晶等。如泌尿系统感染时,尿液中细菌等增多可导致混浊。
二、尿液化学检查
1.尿蛋白
正常尿液中仅有少量蛋白,定性检查呈阴性。当肾小球或肾小管受损时,尿蛋白含量增加。例如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蛋白质漏出增多;肾小管病变时,重吸收功能障碍,也可使尿蛋白升高。
2.尿糖
正常情况下尿糖定性为阴性。当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一般为8.88mmol/L)或肾小管重吸收糖功能障碍时,尿糖可呈阳性。常见于糖尿病,此时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尿中出现葡萄糖;也可见于一些肾性糖尿患者,血糖正常,但肾小管重吸收糖的能力下降。
3.酸碱度(pH)
正常尿液pH值一般在4.5-8.0之间,平均为6.0。尿液的酸碱度受饮食、疾病等因素影响。例如,素食者尿液偏碱性,肉食者尿液偏酸性;泌尿系统感染若为产尿素酶的细菌感染,可使尿液呈碱性;而痛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情况可使尿液呈酸性。
三、尿沉渣显微镜检查
1.红细胞
正常尿液中红细胞极少,离心沉淀后每高倍视野下红细胞少于3个。如果每高倍视野下红细胞超过3个,即为镜下血尿,见于泌尿系统的炎症、结石、肿瘤、肾小球肾炎等。
2.白细胞
正常尿液中白细胞少于5个/高倍视野。尿液中白细胞增多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等,此时尿液中可见大量白细胞,还可伴有脓细胞。
3.尿上皮细胞
尿液中可见少量鳞状上皮细胞、移行上皮细胞等。如果某种上皮细胞大量增多,可能提示相应部位的病变。例如,肾盂肾炎时可见较多移行上皮细胞;膀胱炎时可见较多鳞状上皮细胞。
4.管型
正常尿液中无管型或偶见少量透明管型。管型的出现与肾脏病变密切相关。例如,红细胞管型可见于肾小球肾炎;白细胞管型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颗粒管型可见于肾小球肾炎、肾小管损伤等。
特殊人群方面,孕妇进行尿常规检查时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孕期身体状况特殊,肾脏负担可能加重,更易出现尿蛋白、尿糖等异常情况,应密切关注各项指标变化。儿童进行尿常规检查时,要注意留取标本的规范性,避免标本污染影响结果准确性,同时儿童的尿液指标可能因生长发育阶段不同而有差异,医生会结合儿童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