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老人中风后怎么做康复

老人中风后怎么做康复

2025年10月11日 14:32:11
病情描述:

老人中风后怎么做康复

医生回答(1)
  • 张雅妮
    张雅妮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老人中风后康复训练时机一般在病情稳定48小时后,内容包括肢体功能(被动和主动运动)、语言功能、吞咽功能训练,注意循序渐进、保障安全、家庭参与。

    一、康复训练的时机

    一般来说,老人中风病情稳定后48小时即可开始康复训练。这是因为在病情稳定后,及时开展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例如,早期的康复介入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情况的出现。

    二、康复训练的内容

    (一)肢体功能训练

    1.被动运动

    在中风早期,患者可能无法自主活动肢体,家属或康复治疗师需帮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比如,活动患者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各个关节,每个关节每次活动5-10分钟,每天3-4次。这样做可以防止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对于老年患者,动作要轻柔,避免造成二次损伤,因为老年人的关节等组织相对脆弱。

    2.主动运动

    当患者病情有所恢复,能够自主运动时,要逐步引导患者进行主动运动。从简单的抬手、伸腿开始,逐渐增加难度。例如,让患者练习自己坐起、站立、步行等。在进行步行训练时,可先借助辅助器具,如拐杖等,确保患者的安全。对于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老人,要注意运动时的血压变化,避免因血压波动过大而加重病情。

    (二)语言功能训练

    如果老人中风后伴有语言障碍,要进行语言功能训练。可以从简单的发音开始,如让患者练习发“啊”“哦”等音,然后逐步过渡到说简单的词语、句子。治疗师或家属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简单的对话,引导患者表达自己的需求等。对于有认知障碍等情况的老人,训练要更加耐心,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以15-20分钟为宜,每天可进行2-3次。

    (三)吞咽功能训练

    对于存在吞咽困难的老人,要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可以先从口腔感觉训练开始,用棉签轻触患者的唇部、舌部等,刺激感觉。然后逐步进行吞咽动作训练,如让患者做吞咽口水的动作等。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呛咳等情况,一旦出现呛咳要立即停止训练。对于有肺部基础疾病的老人,吞咽困难可能会增加误吸导致肺炎的风险,所以吞咽功能训练要格外谨慎。

    三、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一)循序渐进

    康复训练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急于求成。无论是肢体功能、语言功能还是吞咽功能训练,都要根据老人的恢复情况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例如,在肢体功能训练中,不能一开始就让患者进行高强度的负重行走等训练,要从简单的活动开始,随着肌肉力量等的逐步恢复再慢慢增加难度。

    (二)安全保障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确保老人的安全。比如在进行行走训练时,要保证训练环境的安全,清除障碍物等。对于有平衡障碍的老人,要使用合适的辅助器具,并在旁边有人陪同的情况下进行训练。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老人,训练时要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变化,如心率、血压等,一旦出现异常要立即停止训练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家庭参与

    家属在老人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属要积极参与到康复训练中,按照康复治疗师的指导,在家中协助老人进行训练。同时,要给予老人心理上的支持,鼓励老人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帮助老人树立康复的信心。因为老人在中风后可能会有焦虑、抑郁等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康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