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中暑的预警温度是多少

中暑的预警温度是多少

2025年10月11日 13:07:19
病情描述:

中暑的预警温度是多少

医生回答(1)
  • 郭贯成
    郭贯成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环境温度达32℃需警惕中暑风险,35℃及以上中暑可能性显著升高,不同人群对高温环境耐受有差异,儿童、老年人、肥胖人群、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或户外工作者各有特点;湿度也影响中暑预警,温度30-35℃且相对湿度大于60%时预警级别应提高,不同人群在温湿度综合影响下表现不同,儿童、老年人、肥胖人群、从事高温作业人群受影响各有特点。

    一、环境温度与中暑预警的关系

    一般来说,当环境温度持续处于32℃以上时,就需要警惕中暑风险逐渐增加。当环境温度达到35℃及以上时,中暑的可能性显著升高。这是因为人体主要通过汗液蒸发来散热,环境温度过高时,汗液蒸发受阻,热量难以有效散发,从而容易引发中暑相关问题。

    (一)不同人群对高温环境的耐受差异

    儿童:儿童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相比成年人更易受高温影响。在环境温度达到30℃左右时,儿童就可能出现因散热不畅导致体温上升进而引发中暑的情况。例如,幼儿在户外高温环境中活动时间稍长,就可能出现面色潮红、呼吸急促等中暑前期症状。

    老年人:老年人的体温调节功能下降,皮肤汗腺萎缩,散热能力减弱。当环境温度在32-33℃时,老年人就可能面临中暑风险。比如一些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在高温环境下更易出现中暑,且病情可能发展较快,因为其身体的代偿能力不如年轻人。

    肥胖人群:肥胖者皮下脂肪厚,不利于热量散发,相对正常体重人群更易在环境温度32℃左右时就发生中暑。这是由于过多的脂肪层阻碍了热量从体内传递到体表,使得散热效率降低。

    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或户外工作者:他们在高温环境下身体产热增加,当环境温度超过32℃时,就比一般人更易中暑。像建筑工人在烈日下工作,环境温度一旦达到35℃,就极易出现中暑症状,因为其工作时身体产热多,而高温环境又限制了散热。

    二、结合湿度的综合预警考量

    除了温度,湿度也是影响中暑预警的重要因素。当相对湿度较高时,即使温度不是极高,也会增加中暑风险。一般来说,当温度在30-35℃之间,相对湿度大于60%时,中暑的预警级别应相应提高。例如,在温度为32℃,相对湿度为70%的环境中,人体汗液蒸发会受到更大阻碍,热量更难散发,此时比同样温度但低湿度环境更易引发中暑。

    (一)不同人群在温湿度综合影响下的表现

    儿童:在温湿度综合影响下,儿童的呼吸系统和体温调节系统更易受到干扰。当温湿度处于不利于散热的状态时,儿童可能更快出现中暑相关的不适,如烦躁不安、体温快速升高等,需要格外关注环境的温湿度情况,及时采取防暑措施。

    老年人:温湿度综合影响下,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也会受到影响。高温高湿环境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老年人更易出现中暑合并心血管问题的情况,所以对于老年人群,在温湿度综合考虑下,更要严格把控环境条件,避免中暑发生。

    肥胖人群:温湿度综合情况下,肥胖人群的散热问题更加突出。高湿度会进一步阻碍汗液蒸发,而高温则增加产热,肥胖人群在这种环境下中暑的风险比正常人群更高,需要特别注意保持环境的凉爽和干燥。

    从事高温作业人群:温湿度综合影响下,从事高温作业人群的工作环境更加恶劣。高湿度会使他们的汗液难以蒸发,导致身体散热困难,即使温度不是特别高,也容易引发中暑,所以这类人群工作场所需要更好地配备降温除湿设施来保障安全。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