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2025年10月11日 21:39:11
病情描述: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医生回答(1)
  • 张萍
    张萍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向他提问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发病机制有种植、化生、免疫调节学说,好发于生育年龄女性,与遗传、宫腔操作、月经不调、生活方式等有关,有痛经、不孕、月经异常、性交疼痛等症状,可通过超声、MRI、血清学、腹腔镜检查诊断,严重影响健康,可致生殖、月经问题及身心经济负担,少数可恶变。

    发病机制

    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主要学说有子宫内膜种植学说,即经血逆流时,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通过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在盆腔脏器或腹膜表面并生长、蔓延;体腔上皮化生学说认为卵巢表面上皮、盆腔腹膜等由原始体腔上皮分化而来,在反复受到经血、慢性炎症等刺激后,可被激活转化为子宫内膜样组织;免疫调节学说则指出患者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对子宫内膜的清除能力下降,导致异位内膜存活并生长。

    好发人群及相关因素

    好发人群:多见于生育年龄女性,以25-45岁妇女多见。

    相关因素:有家族遗传倾向,若一级亲属(如母亲、姐妹)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其发病风险增高;既往有宫腔操作史,如剖宫产、人工流产等,可能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风险;长期月经不调,如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等,也与该病发生有一定关联;此外,生活方式方面,久坐、缺乏运动等可能影响盆腔血液循环,也可能对发病有一定影响。

    临床表现

    症状

    痛经:多为继发性痛经,且进行性加重,即随着病程延长,痛经程度逐渐加重,疼痛可位于下腹、腰骶及盆腔中部,有时可放射至会阴部、肛门或大腿,常于月经来潮时出现,并持续整个经期。

    不孕:约50%左右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合并不孕,可能与盆腔微环境改变、免疫功能异常、盆腔粘连等多种因素有关。

    月经异常:可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周期紊乱等。

    性交疼痛:多见于直肠子宫陷凹有异位病灶或因盆腔粘连导致子宫后倾固定的患者,性交时由于碰撞或子宫收缩上提而引起疼痛,一般表现为深部性交痛。

    体征:妇科检查时可触及盆腔内有触痛性结节,多见于子宫直肠陷凹、宫骶韧带或卵巢等部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时,妇科检查可触及与子宫粘连的囊性包块,表面不光滑,有触痛,活动度差等。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发现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表现为附件区无回声区,壁厚、粗糙,与周围组织粘连等;经阴道超声对盆腔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磁共振成像(MRI):对盆腔内膜异位症病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清晰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和形态等,但价格相对较高,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

    血清学检查:CA125是一种肿瘤相关抗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25水平常轻度升高,可作为辅助诊断及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但特异性不高,一些盆腔炎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CA125升高。

    腹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不仅可以直接观察盆腔内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等,还可以在直视下取活检进行病理确诊,同时对于轻度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还可进行治疗。

    对健康的影响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殖健康、月经周期及生活质量,长期的疼痛、不孕等问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和经济负担。而且,虽然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概率较低,但仍有少数患者可能发生恶变,转化为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对健康造成更严重的威胁。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