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了头疼问
中暑了头疼
-
中暑头疼由高温致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紊乱引起,不同人群表现有别。可通过脱离高温环境、物理降温、补充水电解质缓解。若症状持续不缓解伴其他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要避免高温时段外出、保持室内通风散热、养成良好饮水习惯、合理安排活动来预防中暑头疼。
一、中暑头疼的原因及机制
中暑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当发生中暑时,人体体温升高,可能会导致脑血管扩张,进而引起头疼。另外,中暑时身体大量出汗,造成水电解质紊乱,如钠、钾等电解质失衡,也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引发头疼。不同年龄人群中暑头疼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体温调节能力较弱,更易因中暑出现头疼且可能伴随嗜睡、烦躁等表现;老年人本身可能有基础疾病,中暑后头疼可能与基础疾病相互影响,加重身体不适。
二、中暑头疼的非药物缓解措施
1.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中暑者转移到通风良好、阴凉的地方,如室内、树荫下等,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防止头疼进一步加重。对于儿童,要尽快转移到凉爽舒适的环境,且注意避免过度吹风导致病情变化;老年人转移时要缓慢,防止摔倒等意外。
2.降温处理
物理降温:可以用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蒸发散热来降低体温。对于儿童,物理降温更应轻柔,避免冻伤;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不敏感,要注意控制擦拭力度和温度。也可以让中暑者使用冰袋冷敷额头,但要注意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时间过长,可包裹毛巾后再放置。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给中暑者饮用适量的淡盐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品,以补充因出汗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缓解头疼。儿童饮用时要少量多次,防止一次性饮用过多引起呕吐;老年人若有心脏、肾脏疾病等基础疾病,要控制饮水量和速度,避免加重心脏、肾脏负担。
三、需要就医的情况及应对
如果中暑头疼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恶心、呕吐、高热(体温超过38.5℃持续不退)、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在转运就医过程中,继续采取降温措施,如持续用湿毛巾擦拭等。对于儿童,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呼吸等情况;老年人要注意搬运过程中的平稳,避免加重病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可能会进行补液、调整电解质平衡等处理。
四、预防中暑头疼的措施
1.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尽量避免在气温最高的时段(通常是10:00-16:00)外出活动,尤其是儿童、老年人等易感人群。若必须外出,要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遮阳帽、太阳镜,穿着轻薄、透气、浅色的衣物。
2.保持室内通风散热:室内可使用空调等设备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般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6℃-28℃左右。儿童房间温度不宜过低,避免温差过大;老年人房间温度要适中,防止受凉。
3.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定时饮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每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儿童要引导其主动饮水;老年人要根据自身情况适量饮水,有肾脏疾病等特殊情况的老年人需遵循医生关于饮水量的建议。
4.合理安排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活动时,要定时休息,进行短暂的避暑。儿童活动量要适中,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处于高温环境;老年人活动要缓慢,量力而行。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