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休克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休克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2025年10月11日 10:30:09
病情描述:

休克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医生回答(1)
  • 侯宇虹
    侯宇虹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休克分为低血容量性、感染性、心源性、分布性休克四类。低血容量性休克多因失血失液等引起,早期和进展期表现不同;感染性休克有冷休克和暖休克表现;心源性休克在基础心脏疾病表现上有左心衰竭及外周循环灌注不足表现;分布性休克中过敏性休克发病急骤,神经源性休克与脊髓损伤等相关。

    一、休克的分类

    (一)低血容量性休克

    多因大量失血、失液等引起,如外伤致大血管破裂出血、剧烈呕吐腹泻导致大量体液丢失等,常见于外伤患者、严重腹泻脱水者等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年龄较小儿童因自身调节能力弱更易受影响。

    (二)感染性休克

    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所引起的脓毒血症伴休克,常见于各种病原菌感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更易罹患,不同性别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在特殊生理期如孕期等可能因机体状态改变增加感染风险。

    (三)心源性休克

    由于心脏功能极度减退,导致心输出量显著减少并引起严重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一组综合征,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患者,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可能,有基础心脏病史人群风险更高。

    (四)分布性休克

    包括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过敏性休克多因接触过敏原引起,如药物、食物等过敏原,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有过敏史人群风险高;神经源性休克常由外伤、脊髓损伤等导致,不同年龄段性别均可能出现,脊髓损伤患者风险显著增加。

    二、休克的临床表现

    (一)低血容量性休克

    1.早期:患者可表现为精神紧张、焦虑或烦躁,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心率增快,呼吸增快,尿量减少等,此时机体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等机制进行代偿,年龄较小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非典型表现,女性在相同血容量丢失情况下可能因生理特点如月经周期等影响,更早出现不适症状。

    2.进展期:患者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皮肤苍白、发绀或出现花斑,心率进一步增快,收缩压下降,脉压差变小,尿量进一步减少甚至无尿等,不同年龄人群对休克进展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可能迅速出现意识障碍等严重表现。

    (二)感染性休克

    1.冷休克:表现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皮肤花斑、脉搏细速、尿量减少等,各年龄段感染患者均可出现,老年人感染后因机体功能衰退,冷休克表现可能更易出现且病情进展快。

    2.暖休克:早期可表现为面色潮红、四肢温暖、脉搏搏动较有力、尿量稍减少等,相对少见,各年龄段均可能发生,但同样有基础疾病人群更易发展为冷休克等严重类型。

    (三)心源性休克

    患者有基础心脏疾病表现基础上,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左心衰竭表现,同时伴有外周循环灌注不足表现,如皮肤苍白、湿冷、尿量减少等,不同心脏疾病导致的心源性休克表现有所差异,心肌梗死患者可能有胸痛等典型心肌梗死症状基础上出现休克表现。

    (四)分布性休克

    1.过敏性休克:发病急骤,可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内出现,表现为突发的皮肤瘙痒、红斑、荨麻疹,呼吸道症状如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心血管系统症状如血压下降、心率加快,严重者可出现意识丧失等,各年龄段均可能发生,有明确过敏史人群需高度警惕。

    2.神经源性休克:可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面色苍白、出汗等表现,脊髓损伤患者根据损伤部位不同,休克表现有所差异,高位脊髓损伤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循环功能障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