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粉碎性骨折是怎么回事

粉碎性骨折是怎么回事

2025年10月11日 14:45:29
病情描述:

粉碎性骨折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 邵云潮
    邵云潮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向他提问

    粉碎性骨折是骨折严重类型,由高能量等致伤,局部有疼痛、肿胀等表现,全身可现休克等,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分保守和手术,康复护理分早期、中期、后期。

    一、定义与成因

    粉碎性骨折是骨折的一种严重类型,指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被破坏,骨折块碎裂成三块或更多块。其成因多为高能量损伤,像严重的车祸、高处坠落、重物砸压等,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作用于骨骼,超过骨骼承受极限就会引发粉碎性骨折。不同年龄段人群发生粉碎性骨折的常见原因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因意外摔倒等较轻外力但骨骼发育特点导致粉碎性骨折,老年人则常因骨质疏松,轻微外力如平地滑倒等也易引发粉碎性骨折。

    二、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受伤部位会出现明显疼痛,且疼痛较为剧烈,活动受限,受伤处肿胀明显,皮肤可能伴有淤血、青紫等表现,还能看到骨折处畸形,比如肢体外观形态异常改变。

    2.全身症状:若骨折损伤严重、出血较多,可能会出现全身反应,如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脉搏细速等),尤其是严重多发粉碎性骨折时更易发生;同时,身体可能会有发热等炎症反应表现,但一般体温不会过高,多是吸收热等情况。

    三、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会触摸受伤部位,感知是否有骨擦感、骨擦音等,初步判断骨折情况。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常用的初步诊断手段,能清晰显示骨折的部位、骨折块的数量及移位情况等,可初步明确是否为粉碎性骨折以及大致的骨折形态。

    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部位的粉碎性骨折,能更精准地显示骨折线走行、骨折块的三维结构等,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比如骨盆粉碎性骨折等情况,CT能提供更详细准确的信息。

    MRI检查:一般在需要评估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时会用到,比如骨折周围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有无损伤、损伤程度等,对全面了解病情有帮助。

    四、治疗原则

    1.保守治疗:对于一些骨折块移位不明显、骨折相对稳定的粉碎性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如手法复位后用石膏或支具固定等。但保守治疗需要严格制动,并且要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儿童在保守治疗时要特别注意固定的松紧度等,避免影响骨骼发育。

    2.手术治疗:多数粉碎性骨折需要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切开复位,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将骨折块固定,恢复骨骼的连续性和解剖结构。手术能更好地恢复骨折部位的功能,但手术也存在一定风险,比如感染、内固定物松动等情况。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差,手术风险可能更高,术前需要对全身情况进行更全面的评估,确保能耐受手术。

    五、康复护理

    1.早期康复:骨折固定后早期,可进行未固定关节的主动活动,比如上肢粉碎性骨折固定后,进行手部的握拳、屈伸等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儿童在早期康复时,家长要协助进行适当活动,且要注意活动的强度和方式,避免过度活动造成损伤。

    2.中期康复:随着骨折逐渐愈合,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骨折部位邻近关节的渐进性活动锻炼,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比如下肢粉碎性骨折中期可进行膝关节、踝关节的屈伸等锻炼,但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早过度负重等。

    3.后期康复:骨折基本愈合后,要加强患肢的功能锻炼,逐步增加负重,恢复肢体的正常功能。这一阶段需要患者有一定的毅力和耐心,坚持康复锻炼,老年人在后期康复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摔倒等意外发生,可在家人陪伴下进行康复锻炼。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