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中毒性休克是什么

中毒性休克是什么

2025年10月11日 11:49:00
病情描述:

中毒性休克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郭贯成
    郭贯成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中毒性休克是由细菌毒素等引发的严重临床综合征,发病与细菌感染及免疫反应有关,有全身、循环及其他系统表现,通过临床表现评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包括抗感染、液体复苏、控制炎症反应及器官功能支持,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发病机制

    细菌感染相关: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外毒素等引起,细菌在体内繁殖过程中释放毒素,这些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例如,毒素可激活机体的炎症反应系统,促使大量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释放,进而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免疫反应参与:机体的免疫系统在应对细菌毒素时被过度激活,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失调,导致免疫紊乱,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患者常出现高热,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以上;伴有寒战,这是由于毒素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及机体的应激反应所致。还可能有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循环系统表现:早期可出现脉速,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休克相关表现,如血压下降,收缩压可低于90mmHg,脉压差减小;皮肤黏膜可出现花斑样改变,提示外周循环灌注不良。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影响心脏、血管等循环相关器官的功能。

    其他系统表现:消化系统方面,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呼吸系统可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泌尿系统可能出现少尿、无尿等肾功能受损的表现。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评估: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典型全身症状、循环系统表现等进行初步判断。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血生化检查可发现肝肾功能异常等指标改变;细菌学检查是重要的诊断依据,可通过血培养、分泌物培养等找到致病细菌,并进行毒素检测等进一步明确病因。

    治疗原则

    抗感染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及时控制细菌感染是治疗中毒性休克的关键。

    液体复苏:迅速补充血容量,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常用晶体液和胶体液进行补液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控制炎症反应:可使用一些抗炎药物来调节过度的炎症反应,如糖皮质激素等,但使用需严格掌握指征。

    器官功能支持:针对出现功能障碍的器官进行相应支持治疗,如呼吸衰竭时给予机械通气,肾功能衰竭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和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发生中毒性休克时病情进展可能更迅速。在诊断时需更加仔细观察临床表现,如儿童可能表现出特殊的精神状态改变,如烦躁不安或精神萎靡等,且在液体复苏等治疗时要注意补液速度和补液量的精确控制,避免因补液不当导致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老年人:老年人多伴有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发生中毒性休克时,基础疾病可能会加重病情。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例如在使用抗生素时要注意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在液体复苏时要密切监测心功能,防止出现心力衰竭等情况。

    孕妇:孕妇发生中毒性休克时,不仅要考虑母体的病情,还要兼顾胎儿的安全。在治疗用药选择上要谨慎,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在液体复苏等治疗时要注意对子宫胎盘血流的影响,确保胎儿的氧供和营养供应。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