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血糖忽高忽低的危险信号

血糖忽高忽低的危险信号

2025年10月11日 19:58:02
病情描述:

血糖忽高忽低的危险信号

医生回答(1)
  • 贾克宝
    贾克宝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向他提问

    血糖忽高忽低有诸多危险信号,对血管系统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微血管病变风险;对神经系统会引发神经病变、增加低血糖昏迷风险;对身体整体代谢和免疫力会扰乱代谢平衡、降低免疫力,对不同人群如基础心血管病史者、儿童、老年、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等均有不良影响。

    一、对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

    1.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血糖的大幅波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皮细胞起到维护血管光滑、调节血管收缩舒张等重要作用。当血糖忽高忽低时,高血糖会使葡萄糖附着在血管壁蛋白质上形成糖化终产物,损伤内皮细胞;而低血糖时身体会通过应激反应促使血管收缩等,反复的这种状态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病史的人群,如患有高血压且本身就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倾向的患者,血糖忽高忽低会进一步加重血管病变,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几率大幅上升。

    2.增加微血管病变风险:长期血糖忽高忽低会影响视网膜、肾脏等部位的微血管。在视网膜,会导致视网膜微血管发生病变,影响视力,严重时可致盲;在肾脏,会损伤肾小球微血管,引起蛋白尿,进而发展为糖尿病肾病,甚至肾衰竭。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稳定,长期的血糖波动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肾脏微血管病变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正常滤过和代谢,同时视网膜病变也会影响其视觉发育,对学习和生活造成多方面的不良影响。

    二、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1.引发神经病变:血糖的不稳定会干扰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周围神经会受到影响,出现手脚麻木、刺痛、感觉减退等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中枢神经也可能受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等。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本身神经系统就有一定的退行性变化,血糖忽高忽低会进一步加重这种神经损害,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增加跌倒等意外发生的风险。

    2.导致低血糖昏迷风险增加:血糖忽低时容易引发低血糖,严重的低血糖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可能会导致低血糖昏迷。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身体调节能力相对较弱,且在生长发育阶段对能量需求较高,血糖忽低时更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心慌、手抖、出汗等,若未得到及时处理,可能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影响智力发育等。而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还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因为低血糖时身体应激产生的儿茶酚胺等物质会刺激心血管系统,加重心脏负担。

    三、对身体整体代谢和免疫力的影响

    1.扰乱代谢平衡:血糖的不稳定会影响身体的整体代谢,如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等。会导致脂肪分解代谢紊乱,血脂异常等情况,进一步加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蛋白质代谢也会受到影响,影响身体组织的修复和更新。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忽高忽低不仅会影响自身的代谢平衡,还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因为胎儿的营养供应依赖于母体血糖的稳定,血糖波动会导致胎儿生长发育异常,如巨大儿或胎儿生长受限等。

    2.降低免疫力:长期血糖忽高忽低会使身体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因为免疫细胞的功能发挥需要稳定的血糖环境来维持正常代谢,血糖不稳定时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都会受到抑制,从而使身体抵御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能力减弱。对于患有糖尿病的儿童来说,免疫力下降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更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疾病,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形成恶性循环。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