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供血不足都应该做哪些检查问
脑供血不足都应该做哪些检查
-
脑供血不足的评估包括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脑血管造影检查。体格检查查血压、心率心律、颈部血管;血液检查查血常规、血脂、血糖;影像学检查有TCD、头颅CT、头颅MRI、颈部血管超声;脑血管造影检查是“金标准”但有创。不同年龄人群各检查有不同特点和注意事项。
一、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初步评估脑供血不足的重要环节。医生会检查血压,高血压或低血压都可能影响脑供血;检查心率和心律,异常的心率(如过快、过慢)或心律(如房颤)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异常,进而影响脑供血;还会检查颈部血管,查看有无血管杂音等异常情况,因为颈部血管狭窄或斑块形成等可能阻碍脑供血。不同年龄人群的正常血压、心率范围不同,例如老年人血压一般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但要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儿童心率因年龄而异,新生儿心率较快,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慢。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更需密切关注血压变化,有心脏疾病史者要留意心率和心律情况。
二、血液检查
1.血常规:可了解有无贫血情况,贫血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从而引起脑供血不足相关症状。不同年龄段贫血的诊断标准不同,儿童贫血的判断需依据相应年龄段的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如6个月-6岁儿童血红蛋白低于110g/L为贫血等。
2.血脂:血脂异常,如高血脂,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响血管管径,进而影响脑供血。对于有高脂饮食、肥胖等生活方式的人群,更应关注血脂指标,老年人由于代谢功能下降,也易出现血脂异常情况。
3.血糖:血糖异常,无论是高血糖还是低血糖,都可能影响脑的能量供应,导致脑供血不足相关表现。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和神经,增加脑供血不足的风险;低血糖人群在发作时可能出现头晕等脑供血不足症状。
三、影像学检查
1.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能检测颅内动脉的血流速度、血流方向等,有助于评估脑动脉的供血情况,判断有无血管狭窄、痉挛等。儿童进行TCD检查时,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仪器的合适设置,以获取准确结果;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等变化,TCD表现可能与年轻人不同。
2.头颅CT:可排除颅内出血、肿瘤等病变,这些病变可能压迫血管或影响脑的正常血供。对于有头部外伤史、突发剧烈头痛等情况的人群,头颅CT检查尤为重要;老年人患脑血管意外的风险较高,头颅CT能及时发现脑部病变。
3.头颅MRI(磁共振成像):相比CT,对脑部软组织的分辨率更高,能更清晰地显示脑部血管、脑组织的情况,有助于发现较小的梗死灶、血管畸形等。在检查前,要确认患者无MRI检查禁忌证,如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等;对于儿童,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适合进行MRI检查。
4.颈部血管超声:能观察颈部血管的内膜厚度、有无斑块形成、血管狭窄程度等,颈部血管是脑供血的重要通道,该检查可帮助判断颈部血管对脑供血的影响。不同年龄人群颈部血管的正常结构和指标不同,老年人颈部血管更易出现斑块等病变。
四、脑血管造影检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可直接显示脑血管的形态、有无狭窄、闭塞、动脉瘤等情况。但该检查是有创检查,存在一定风险,如穿刺部位出血、造影剂过敏等。在进行该检查前,要详细评估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进行;对于儿童,一般较少首选该有创检查,除非病情非常需要。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