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摔伤骨裂怎么办问
老人摔伤骨裂怎么办
-
老人摔伤骨裂后,首先现场要停止活动制动、冷敷抬高患肢;然后及时就医做影像学检查等明确情况;后续根据情况固定治疗,包括外固定和内固定,同时分阶段康复训练;特殊人群老人要注意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给予心理关怀。
一、现场初步处理
1.停止活动与制动:老人摔伤骨裂后应立即停止受伤部位的活动,避免骨折断端移位加重损伤。可以使用木板、树枝等简单物品对受伤肢体进行临时固定,固定范围应超过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如小腿骨折可从大腿根部固定到脚部。
2.冷敷与抬高患肢:在受伤后的24-48小时内可进行局部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受伤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隔2-3小时一次,可减轻肿胀和疼痛。同时将受伤肢体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例如腿部骨裂可垫高枕头使腿部高于心脏。
二、及时就医检查
1.影像学检查:尽快带老人到医院进行X线检查,这是诊断骨裂的常用方法,能明确骨裂的部位、类型等情况;对于一些复杂情况可能还需要进行CT或MRI检查,如脊柱骨裂等,能更清晰地显示骨裂周围软组织及细微骨折情况。
2.医生评估与诊断:医生会根据老人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明确骨裂的具体情况,如骨裂是裂纹骨折、青枝骨折等不同类型,评估骨折对周围组织、神经、血管等的影响程度。
三、后续治疗与康复
1.固定治疗
外固定:对于一些稳定性骨裂,可采用石膏固定,石膏固定要注意松紧度适宜,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起不到固定作用,一般固定时间根据骨裂愈合情况而定,通常4-6周左右;也可使用支具固定,支具相对轻便,患者舒适度可能更高。
内固定:如果骨裂情况较为严重,如粉碎性骨裂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内固定,通过钢板、钢钉等器械将骨折端固定,手术需要在合适的时机进行,一般需要评估老人的全身状况是否能耐受手术。
2.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固定期间):在骨折固定后,要进行未受伤部位的主动运动,如上肢骨裂时进行手部、肩部的握拳、屈伸等运动,同时可进行受伤部位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即肌肉在不产生关节活动的情况下进行收缩,每次收缩持续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3-4次,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后期康复(拆除固定后):当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后,可逐步进行受伤部位的主动运动,如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同时可借助拐杖等辅助器具进行部分负重行走训练,康复训练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老人的恢复情况逐步增加训练量。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老人)
1.营养支持:老人骨裂后需要加强营养,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可多吃瘦肉、鱼虾、奶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促进骨折愈合。因为老人的消化功能可能相对较弱,饮食要易于消化,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等。
2.预防并发症:老人骨裂后长期卧床容易发生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并发症。要帮助老人定期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要注意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鼓励老人咳嗽、咳痰,进行深呼吸训练,促进肺部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保持会阴部清洁,鼓励老人多饮水,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3.心理关怀:老人摔伤骨裂后可能会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家人要多陪伴老人,给予心理安慰,向老人讲解骨折康复的过程和预后情况,增强老人康复的信心。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