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粉碎性骨折有后遗症吗

粉碎性骨折有后遗症吗

2025年10月11日 11:25:18
病情描述:

粉碎性骨折有后遗症吗

医生回答(1)
  • 杨益民
    杨益民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粉碎性骨折可能出现关节僵硬(因固定致关节周围组织粘连挛缩等,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创伤性关节炎(因关节面不平整致软骨退变增生等,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肌肉萎缩(因活动少致肌肉废用性萎缩,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因骨折端破坏等,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肢体短缩畸形(因骨折端移位等,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等后遗症。

    发生机制:粉碎性骨折后,由于长时间固定,关节周围组织(如肌肉、肌腱、韧带等)会发生粘连、挛缩,同时关节活动减少导致滑膜萎缩等,进而引起关节活动度降低。例如,上肢粉碎性骨折后若固定不当,可能影响肩关节、肘关节等的活动。

    影响因素:年龄方面,儿童的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如果固定时间过长也可能出现关节僵硬;成年人粉碎性骨折后若康复训练不及时,关节僵硬发生的概率较高。生活方式上,受伤后缺乏积极的康复锻炼会增加关节僵硬的风险。病史方面,本身有关节疾病基础的患者,发生关节僵硬的可能性更大。

    创伤性关节炎

    发生机制:粉碎性骨折导致关节面不平整,骨折愈合后关节软骨受到异常应力,长期磨损后引起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等,从而引发创伤性关节炎。比如下肢胫腓骨粉碎性骨折,若骨折复位不佳,后期容易出现膝关节或踝关节的创伤性关节炎。

    影响因素:年龄较小的患者骨骼仍在发育,粉碎性骨折后可能对关节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增加创伤性关节炎风险;老年人本身关节软骨就有一定退变,粉碎性骨折后更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生活方式中,受伤后过早负重等会加重关节面的损伤,增加创伤性关节炎发生几率。病史方面,有既往关节损伤史的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可能性更高。

    肌肉萎缩

    发生机制:粉碎性骨折后,受伤肢体由于疼痛、固定等原因活动减少,肌肉得不到有效的收缩刺激,导致肌肉废用性萎缩。例如下肢粉碎性骨折后,腿部肌肉会明显变细。

    影响因素:年龄较大的患者肌肉本身功能相对较弱,粉碎性骨折后肌肉萎缩可能更明显;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虽然肌肉萎缩后有一定的恢复潜力,但如果恢复不及时也会影响肌肉功能。生活方式上,康复训练开展不规范、不及时会加重肌肉萎缩程度。病史方面,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导致肌肉基础较弱的患者,肌肉萎缩可能更严重。

    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发生机制:粉碎性骨折时骨折端破坏严重,血液供应受到较大影响,或者固定不稳定等原因,可能导致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比如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感染等因素也会影响骨折愈合。

    影响因素:年龄是重要因素,儿童骨折愈合能力相对较强,但严重的粉碎性骨折也可能出现延迟愈合;老年人骨折愈合速度慢,更容易发生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生活方式中,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不利于骨折愈合。病史方面,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骨折愈合能力下降,更易出现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肢体短缩畸形

    发生机制:粉碎性骨折后,骨折端发生移位且复位不理想,或者骨折愈合过程中出现异常,可能导致肢体短缩。例如股骨粉碎性骨折后,若复位不良可能出现下肢短缩。

    影响因素:年龄较小的患者如果发生肢体短缩,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双下肢不等长;成年人肢体短缩可能影响步态等功能。生活方式上,受伤后康复过程中不正确的活动可能加重肢体短缩畸形。病史方面,无特殊明显影响,但本身骨骼发育异常等病史可能增加肢体短缩畸形的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