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口腔内起泡怎样治疗

口腔内起泡怎样治疗

2025年10月13日 11:31:59
病情描述:

口腔内起泡怎样治疗

医生回答(1)
  • 崔颖秋
    崔颖秋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口腔常见疾病包括创伤性起泡、疱疹性口炎、手足口病、黏液腺囊肿。创伤性起泡因进食过烫或咬伤致口腔起血泡或水泡,小泡可自吸收,大泡需抽液并涂药,儿童要防咬伤;疱疹性口炎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儿童多见,有小水泡破溃成溃疡等,需用抗病毒药及局部用药,儿童要休息多饮水;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儿童多见,口腔有疱疹溃疡,手足臀部有斑丘疹等,对症支持治疗,注意隔离;黏液腺囊肿因小唾液腺导管问题致口腔现浅蓝紫色小泡,需手术切除,儿童手术要麻醉,术后要口腔护理及饮食注意。

    一、创伤性起泡

    1.病因及表现:多因进食过烫食物、咀嚼不注意咬伤等导致,口腔内会出现单个或多个血泡或水泡,周围黏膜发红。

    2.治疗方法:较小的泡通常可自行吸收,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刺激泡体;较大的泡需要由医生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泡内液体,然后局部涂抹促进愈合的药物,如康复新液等。对于儿童,家长要监督其进食温度适宜的食物,避免咬伤口腔黏膜。

    二、疱疹性口炎

    1.病因及表现: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儿童多见,口腔内会出现成簇的小水泡,破溃后形成溃疡,伴有疼痛、发热等症状。

    2.治疗方法: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但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缓解症状)。局部可使用西瓜霜喷剂等缓解疼痛和促进愈合。儿童患病期间要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口腔卫生,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体温等情况,若体温过高可采用物理降温等方式。

    三、手足口病

    1.病因及表现:由肠道病毒引起,多见于儿童,口腔内可见散在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

    2.治疗方法:一般为对症支持治疗,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或适当使用儿童适用的退热药物(需遵循儿科用药安全),口腔局部可使用康复新液等促进愈合,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儿童患病后要让其多休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四、黏液腺囊肿

    1.病因及表现:多因小唾液腺导管阻塞或破裂,黏液外漏入组织间隙所致,表现为口腔黏膜下浅蓝紫色的小泡,质地柔软,可破溃后又复发。

    2.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在合适的麻醉方式下进行,术后要注意口腔护理,避免感染,家长要监督儿童术后遵守饮食禁忌,吃软食等促进伤口愈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