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引起小儿肠梗阻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引起小儿肠梗阻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2025年10月13日 10:58:58
病情描述:

引起小儿肠梗阻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医生回答(1)
  • 曾纪晓
    曾纪晓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小儿常见的肠梗阻相关疾病包括先天性肠道畸形(如肠闭锁、肠狭窄、肠旋转不良)、肠套叠、蛔虫性肠梗阻、腹外疝嵌顿、粘连性肠梗阻、肠道炎症性疾病(如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炎),不同疾病有不同病因、表现及治疗方式,如肠闭锁需手术,肠套叠可先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等。

    肠狭窄:可能是在胚胎时期肠管的某一部分发育障碍引起,程度较轻时可能仅有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严重时也可出现完全性梗阻症状,常需通过手术解除狭窄。

    肠旋转不良:胚胎期肠管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的旋转运动发生障碍,导致肠道位置异常及肠系膜附着不全,易引发肠梗阻,患儿可出现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表现,部分患儿可通过非手术方法缓解,但多数需手术矫正。

    肠套叠

    多见于婴幼儿,尤以4-10个月婴儿多见,是婴幼儿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发生可能与饮食改变、肠道感染等因素有关,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腹部包块和果酱样血便。可通过空气或钡剂灌肠等非手术方法复位,若复位失败或病情严重则需手术治疗。

    蛔虫性肠梗阻

    多见于儿童,因蛔虫聚集成团堵塞肠腔引起梗阻,多为不完全性肠梗阻。患儿常有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表现,可先尝试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等保守治疗,如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完全性肠梗阻表现则需手术治疗。

    腹外疝嵌顿

    小儿腹股沟疝较为常见,当疝内容物(多为肠管)嵌顿不能回纳时,就会引起肠梗阻。患儿表现为疝块突然增大、变硬,伴有疼痛,若嵌顿时间较长还可能出现肠梗阻的其他症状,如呕吐、腹胀等,需紧急手术治疗,将嵌顿的肠管复位并处理疝环。

    粘连性肠梗阻

    多因腹部手术、腹腔感染、外伤等引起肠粘连所致。在小儿中,腹部感染(如阑尾炎、腹膜炎等)后引起粘连性肠梗阻较为常见。患儿可出现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轻者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缓解,重者需手术松解粘连。

    肠道炎症性疾病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发生于早产儿或有围生期窒息等情况的新生儿,病因可能与肠道缺血、感染等有关,可引起肠道黏膜坏死、脱落,导致肠梗阻,患儿表现为腹胀、呕吐、血便等,病情严重,需积极抗感染、禁食、胃肠减压等治疗,必要时手术。

    肠炎:某些感染性肠炎可导致肠道蠕动功能紊乱,进而引起肠梗阻,如细菌性痢疾等,患儿除有肠道感染的一般表现外,还可出现肠梗阻症状,需针对感染进行治疗,同时处理肠梗阻相关表现。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