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宝宝是肠套叠问
怎样判断宝宝是肠套叠
-
肠套叠的临床表现有阵发性哭闹、呕吐、血便、腹部包块;辅助检查包括腹部B超(首选,显示同心圆征或靶环征)、空气灌肠(可诊断兼复位,见“杯口状”或“弹簧状”阴影)、CT检查(诊断不明确时用,有辐射需谨慎);高危人群为4-10个月婴儿、有过肠套叠病史的宝宝,还有饮食改变等生活方式因素可能诱发,怀疑肠套叠需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就诊,综合判断采取治疗措施。
一、临床表现
1.阵发性哭闹:多见于健康的肥胖婴儿,通常突然发作,宝宝表现为剧烈哭闹,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双腿向上蜷起等,持续数分钟后缓解,间隔数分钟后又反复发作。这是因为肠套叠时肠管痉挛引起疼痛。
2.呕吐:早期呕吐为胃内容物,之后可含有胆汁,晚期可呕吐粪便样液体,这是由于肠梗阻导致。
3.血便:发病后6-12小时可出现果酱样黏液血便,是肠套叠的特征性表现之一,这是因为肠套叠处的肠黏膜受挤压出血与肠液混合所致。
4.腹部包块:在右上腹季肋下可触及腊肠样、表面光滑、稍可活动、有压痛的包块,右下腹因肠管套入有空虚感。
二、辅助检查
1.腹部B超: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可显示肠套叠的同心圆征或靶环征,能直观看到套叠的肠管情况,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尤其适用于早期肠套叠的诊断,对年龄较小、身体状况较好的宝宝适用。
2.空气灌肠:不仅可用于诊断,还可同时进行复位治疗。在X线透视下可见空气在结肠内受阻,受阻端呈“杯口状”或“弹簧状”阴影。对于能够配合检查且病情相对较轻的宝宝可采用,但要注意操作中的风险等情况。
3.CT检查:一般在B超和空气灌肠诊断不明确时考虑使用,可更清晰地显示肠套叠的部位和程度等,但因有辐射等因素,非首选,且对于低龄宝宝需谨慎考虑辐射影响。
三、高危人群及注意事项
1.婴儿期宝宝:4-10个月的婴儿是肠套叠的高发年龄段,这个阶段宝宝的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容易发生肠套叠。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排便、哭闹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2.有过肠套叠病史的宝宝:曾经发生过肠套叠的宝宝再次发生肠套叠的风险相对较高,家长需更加留意宝宝的身体状况,如出现类似阵发性哭闹、呕吐等情况要尽早就诊。
3.生活方式因素:宝宝的饮食改变等可能诱发肠套叠,如添加辅食过程中突然改变食物种类等,家长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要循序渐进,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
如果怀疑宝宝是肠套叠,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就诊,通过上述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综合判断,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