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麻痹型肠梗阻

什么是麻痹型肠梗阻

2025年10月13日 16:53:10
病情描述:

什么是麻痹型肠梗阻

医生回答(1)
  • 陈远光
    陈远光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麻痹型肠梗阻是动力性肠梗阻的一种,因神经抑制或毒素刺激致肠壁肌肉运动紊乱无机械性梗阻因素,病因有腹部手术相关、腹腔内炎症、腹部创伤及电解质紊乱等其他因素,临床表现为腹胀显著、呕吐不典型、肠鸣音异常,诊断靠病史收集、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去除病因、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儿童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优先非药物干预,老年人要综合基础疾病谨慎用药并注重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一、定义

    麻痹型肠梗阻是动力性肠梗阻的一种类型,是因神经抑制或毒素刺激致使肠壁肌肉运动功能紊乱,进而使肠内容物无法正常运行,但不存在机械性梗阻因素。

    二、病因

    1.腹部手术相关:腹部手术操作过程中对肠管的刺激、术后肠壁神经功能紊乱等可引发麻痹型肠梗阻,例如胃肠道手术后短期内易出现此类情况。

    2.腹腔内炎症:如腹膜炎,炎症刺激可影响肠管的正常蠕动功能,导致麻痹型肠梗阻发生。

    3.腹部创伤:腹部受到外力撞击等创伤后,可能干扰肠管的神经肌肉调节机制,从而引发该病。

    4.其他因素: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也可能成为诱发麻痹型肠梗阻的因素。

    三、临床表现

    1.腹胀显著:患者腹部膨隆较为明显,且腹胀往往为持续性,范围可涉及全腹。

    2.呕吐表现不典型:呕吐症状相对较轻,程度不如机械性肠梗阻剧烈,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等。

    3.肠鸣音异常:听诊时可发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这是麻痹型肠梗阻的重要体征之一。

    四、诊断

    1.病史收集: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腹部手术史、腹腔内炎症病史、腹部创伤史等相关情况。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腹部体征,观察腹胀情况,听诊肠鸣音状态等。

    3.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见大、小肠普遍扩张,肠腔内有多个液平面,有助于辅助诊断。

    五、治疗

    1.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针对腹膜炎进行抗感染等治疗,针对腹部手术相关情况进行相应处理等。

    2.胃肠减压:通过胃肠减压可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腹胀,改善肠壁血液循环。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根据患者的电解质情况,补充相应的电解质,维持内环境稳定。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发生麻痹型肠梗阻时,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其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要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谨慎使用可能影响儿童机体功能的药物。

    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麻痹型肠梗阻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病情的影响,用药需格外谨慎,充分评估药物对基础疾病的影响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同时注重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基本治疗,关注其身体整体状况的变化。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