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气和湿气有什么区别吗问
寒气和湿气有什么区别吗
-
寒气属阴邪,分内外,易凝滞气血、阻碍阳气运行,致病有凝滞收引、易伤阳气特点,侵袭表现为怕冷、疼痛明显;湿气分外湿与内湿,有重浊黏滞特点,致病致身体重浊黏腻,侵袭表现为身体沉重黏腻相关症状及脾胃、关节等受困表现。
湿气:也分外湿与内湿,外湿多因居处潮湿、淋雨涉水等致外界水湿之邪侵袭人体;内湿常因脾失健运,水液代谢失常,水湿停聚而生。湿性重浊、黏滞,重浊表现为沉重、重着感,像身体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黏滞体现为病程缠绵、症状易反复,如湿邪困阻脾胃,会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黏腻不爽等症状。
致病特点
寒气致病特点
凝滞收引:寒邪凝滞,易使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出现疼痛症状,如寒邪犯胃,可致胃脘部剧烈疼痛;寒邪侵袭经络关节,会引发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收引是指寒邪易使人体气机、经络等收缩牵引,如寒邪侵袭肌表,毛窍收缩,出现无汗、恶寒等。不同年龄人群受寒气影响有差异,儿童脏腑娇嫩,寒气侵袭易致感冒,出现发热轻、恶寒明显、无汗等;老年人阳气渐衰,易受寒气侵袭,且易引发心脑血管方面的问题,因为寒气凝滞血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可能诱发心绞痛等。
易伤阳气:寒为阴邪,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则温煦、推动等功能减弱。比如寒邪直中脾胃,损伤脾胃阳气,出现腹痛、腹泻、怕冷等症;损伤心阳,可出现心悸、胸闷、畏寒等表现。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但女性特殊时期如经期、孕期等,阳气相对不足,更易受寒气影响,经期受寒气侵袭易致痛经等。
湿气致病特点
重浊黏滞:湿性重浊,如湿邪困阻肌肤,可见头重如裹、身体困重;湿邪困阻经络关节,可见关节重着疼痛。黏滞性体现在病程上,如湿邪引起的湿疹,易反复发作;大便黏腻不爽,黏附马桶不易冲净等。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受湿气影响不同,长期居住在潮湿环境、喜食肥甘厚味者易生内湿,因为肥甘厚味易损伤脾胃,影响脾的运化水湿功能,而潮湿环境易使外湿入侵。年龄上,儿童脾胃功能相对较弱,若饮食不当或居处潮湿,也易出现湿气为患,如出现舌苔厚腻、腹泻等。女性在孕期或产后,若调理不当,也易受湿气影响,因为孕期身体负担重,产后气血相对虚弱,脾胃功能易受影响,导致水湿内停。
临床表现差异
寒气侵袭表现:以怕冷、疼痛明显为突出表现,如外感寒邪初期,常见发热轻、恶寒重、鼻塞、流清涕、无汗等;若寒邪入里,侵犯脏腑,如寒凝心脉,可见心胸疼痛剧烈、得温痛减、畏寒肢冷等;寒滞肝脉,可见少腹冷痛、阴囊收缩疼痛等。
湿气侵袭表现:多有身体沉重、黏腻的相关表现,如头重如裹、四肢酸楚沉重、大便黏腻、白带量多且质黏等;若湿困脾胃,还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中黏腻等;湿邪流注关节,可见关节肿胀、重着疼痛、活动不利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