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中医怎么治疗湿疹

中医怎么治疗湿疹

2025年10月13日 16:16:35
病情描述:

中医怎么治疗湿疹

医生回答(1)
  • 高叶梅
    高叶梅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向他提问

    中医治疗湿疹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治、针灸治疗等方法,中药内服依证型辨证论治,中药外治分洗剂和药膏,针灸治疗有体针和耳针;同时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治疗时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中药内服

    根据湿疹不同的证型进行辨证论治。如湿热浸淫证,常见于急性湿疹,多因湿热之邪侵袭肌肤所致,表现为皮损潮红灼热、瘙痒剧烈、伴有渗出等,治以清热利湿止痒,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血虚风燥证多见于慢性湿疹,由病久耗伤阴血,血虚生风化燥,肌肤失养引起,症见皮损色淡或色素沉着、瘙痒剧烈、皮肤肥厚粗糙等,治以养血润肤、祛风止痒,常用当归饮子加减等。中医会根据患者具体的症状、舌象、脉象等综合判断证型来遣方用药。

    二、中药外治

    1.中药洗剂:对于有渗出的湿疹,可选用黄柏、马齿苋、生地榆等清热燥湿的中药煎水外洗,起到清热燥湿、收敛止痒的作用;对于无渗出或渗出较少的湿疹,可选用苦参、白鲜皮、地肤子等中药煎水外洗或熏洗,达到祛风止痒的效果。

    2.中药药膏:根据湿疹的不同阶段和证型使用相应的药膏。如急性期湿热较重者,可用三黄洗剂外搽;亚急性期可选用青黛膏等;慢性期皮肤肥厚粗糙者,可选用疯油膏等,起到祛湿止痒、润肤等作用。

    三、针灸治疗

    1.体针:根据湿疹的辨证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如湿热浸淫证可选取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等穴位,起到清热利湿的作用;血虚风燥证可选取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以达到养血祛风的效果。针刺手法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等。

    2.耳针:选取肺、脾、肾、肾上腺、内分泌等耳穴,通过针刺或压豆(如王不留行籽压耳穴)等方法,调节机体的气血阴阳,达到治疗湿疹的目的。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湿疹患者在中医治疗时,中药内服需注意药物的剂量和性味,尽量选择药性较为平和、易于小儿接受的药物。外治时中药洗剂的温度要适宜,避免烫伤儿童皮肤;中药药膏涂抹要轻柔,遵循儿科用药的安全原则。儿童皮肤娇嫩,在针灸治疗时要尽量减轻患儿的不适感,选择适宜的针刺深度和耳穴压豆的力度等。

    孕妇:孕妇患湿疹时,中医治疗需格外谨慎。中药内服应避免使用具有活血化瘀、毒性较强或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外治时中药洗剂和药膏的选择也要考虑对胎儿无不良影响。针灸治疗时,对于一些可能引起宫缩的穴位要避免针刺,如合谷等穴位在孕妇中一般不选用。

    老年人:老年人湿疹患者多存在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减退等情况。中医治疗时,中药内服要兼顾扶正与祛邪,在祛除湿邪的同时注意补益气血、调理脏腑功能。外治时要注意药物对皮肤的刺激性,因老年人皮肤多较为干燥、脆弱,选择外治药物时要温和。针灸治疗时,要考虑老年人的体质较弱,针刺手法不宜过重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