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针灸的原理及作用

针灸的原理及作用

2025年10月13日 09:41:29
病情描述:

针灸的原理及作用

医生回答(1)
  • 郑湘宏
    郑湘宏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针灸原理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机制,其作用包括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助力神经损伤恢复、调节胃肠蠕动改善消化症状、调节心率血压、增强免疫功能、缓解肌肉骨骼系统痉挛疼痛,特殊人群中儿童需经验丰富医生谨慎操作、孕妇要避开腰骶部敏感穴位、老年人针灸手法需轻柔并按体质调整刺激强度。

    一、针灸的原理

    针灸原理主要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机制。从神经调节角度,针刺作用于人体特定穴位时,可激活外周感觉神经末梢,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影响神经递质释放,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水平会因针刺发生改变,从而对神经系统功能产生调节。在内分泌方面,针刺能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等内分泌腺体,调节激素分泌水平,例如可影响皮质醇、性激素等的分泌状态。免疫调节层面,针灸可增强免疫细胞活性与数量,如提升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的功能,还能调节免疫因子平衡,像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免疫因子的水平可因针灸得以调整,进而增强机体免疫防御能力。

    二、针灸的作用

    (一)神经系统作用

    针灸对中枢神经系统具调节功效,可助力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例如,通过调节脑内神经递质,能缓解头痛症状,对中风后出现的肢体功能障碍也有一定改善作用,研究显示针刺相关穴位可促进神经细胞修复与再生相关通路的激活。

    (二)消化系统作用

    能调节胃肠蠕动,改善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研究证实,针刺特定穴位可促使胃肠激素分泌,如胃泌素等分泌状态得到调整,进而规范胃肠运动节律,缓解胃肠功能紊乱引发的不适。

    (三)心血管系统作用

    可调节心率、血压。以针刺内关穴为例,对心律失常有一定调节作用,其机制是通过影响自主神经功能,调整心血管活动,使心律、血压趋于稳定。

    (四)免疫系统作用

    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效果,对免疫力低下人群有帮助。比如经常感冒者经针灸调节后,免疫状态可得到改善,表现为免疫细胞活性提升、免疫因子平衡调整,从而增强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能力。

    (五)肌肉骨骼系统作用

    可缓解肌肉痉挛、疼痛。如针灸治疗肩周炎、腰痛等,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进而改善肌肉紧张与疼痛状况,恢复肌肉骨骼的正常功能。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应谨慎选择针灸,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由于儿童穴位较为敏感,过度刺激可能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故操作时需严格把控针刺力度与穴位选择。

    孕妇:需特别留意,某些穴位可能引发宫缩,应避开腰骶部等敏感穴位。因为孕妇身体处于特殊生理状态,不当针灸可能导致妊娠风险增加。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针灸时手法要轻柔,需根据其体质调整刺激强度。老年人对刺激的耐受程度较低,过强刺激可能引发不适,应遵循个体化原则进行针灸操作。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