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和肝有什么关系问
脾胃和肝有什么关系
-
脾胃与肝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关联,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助脾胃升降运化,还分泌胆汁助脾胃消化,且病理上相互影响,肝病可及脾致肝脾不调,脾病可及肝致肝失疏泄,临床诊治需综合考虑肝脾状况整体调理。
一、生理功能上的关联
气机调节方面
肝主疏泄,能调畅全身气机,脾胃的运化功能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肝的疏泄正常,可使脾胃之气的升降有序。例如,肝气舒畅,能促进脾气的升清,将水谷精微向上输送;同时促进胃气的降浊,使食物糟粕向下传导。若肝失疏泄,会影响脾胃气机升降,出现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从年龄角度看,儿童肝常有余,若饮食不节等因素影响,易出现肝失疏泄进而影响脾胃功能的情况,如小儿食积、腹胀等;对于老年人,肝的疏泄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减弱,脾胃功能也逐渐衰退,更易出现肝脾不和、肝胃不和的状况。
从性别差异来讲,女性由于生理周期等因素,肝的疏泄功能受情绪影响较大,若长期情绪抑郁等,更易影响脾胃功能,出现月经不调伴脾胃不适等情况。
消化功能协同方面
肝能分泌胆汁,胆汁有助于脾胃对食物的消化。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受肝疏泄功能的调节,肝疏泄正常则胆汁分泌排泄通畅,能促进脾胃对脂肪的消化吸收。比如,在正常的消化过程中,肝的疏泄保证了胆汁能适时进入肠道参与消化。对于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如长期高脂饮食者,若肝的疏泄功能异常,胆汁分泌排泄不畅,会加重脾胃消化脂肪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有肝胆疾病病史的人群,本身肝的功能就存在一定问题,更易影响脾胃消化功能,需要特别注意饮食调节和肝脾功能的调养。
二、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肝病及脾
肝郁气滞可影响脾的运化。肝郁则气机不畅,横逆犯脾,导致脾失健运,出现腹胀、便溏等症状,即肝脾不调证。例如,长期精神压力大的人,易出现肝郁,进而影响脾胃,表现为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儿童若情志不舒,也可能出现肝脾不调,影响生长发育,因为脾胃运化失常会导致营养物质吸收不足。老年人若患有慢性肝病,如慢性肝炎等,肝的疏泄功能长期异常,会逐渐影响脾胃,出现消瘦、乏力等气血生化不足的表现,这是因为肝病及脾后,脾胃运化无力,气血生化乏源。
脾病及肝
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会影响肝的濡养。肝体失养则疏泄功能失常,出现胁肋隐痛、情志抑郁等症状。比如,长期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病程较长会导致脾胃虚弱,进而影响肝的功能。儿童脾胃功能相对较弱,若饮食不规律等导致脾胃虚弱,也可能影响肝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出现肝的疏泄失常相关表现。对于有脾胃病史的人群,要注意调理脾胃以保障肝的正常濡养,预防肝病的发生。
总之,脾胃和肝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在临床诊治疾病时需要综合考虑肝脾的状况,进行整体调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