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筛查与糖筛有什么区别问
唐氏筛查与糖筛有什么区别
-
唐氏筛查在妊娠15-20周左右通过检测孕妇血清生化指标结合相关因素评估胎儿患特定疾病风险,高风险需进一步确诊;糖筛在妊娠24-28周通过OGTT检测孕妇是否患妊娠期糖尿病,异常需进一步确诊,确诊后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管理饮食、运动及监测血糖等。
糖筛:即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是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来检测孕妇在妊娠期间是否患有糖尿病。一般在妊娠24-28周进行,目的是早期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因为妊娠期糖尿病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孕妇可能发生子痫前期、感染等,胎儿可能出现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早产、胎儿窘迫等情况。
检测方法
唐氏筛查:主要是抽取孕妇外周血,检测血清中的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游离雌三醇(uE3)等指标,然后通过特定的公式计算出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等疾病的风险值。
糖筛:首先让孕妇空腹抽取静脉血,然后口服75g葡萄糖,分别在服糖后1小时、2小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糖水平。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应≤5.1mmol/L,服糖后1小时血糖应≤10.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应≤8.5mmol/L,若其中任何一项指标达到或超过上述界值,则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针对人群及意义
唐氏筛查:适用于所有孕妇,尤其是年龄≥35岁的高龄孕妇、有唐氏综合征家族史的孕妇、曾经生育过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孕妇等高危人群。通过唐氏筛查可以初步判断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等疾病的风险,对于高危人群需要进一步进行羊水穿刺或无创DNA检测等确诊检查。
糖筛:一般建议所有孕妇都进行糖筛检查,尤其是有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妇,如肥胖(体重指数≥24)、有糖尿病家族史、既往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曾分娩过大胎儿(出生体重≥4kg)等。通过糖筛可以早期发现妊娠期糖尿病,以便及时采取饮食控制、运动等干预措施,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治疗,从而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结果判断及后续处理
唐氏筛查:如果筛查结果为高风险,孕妇需要进一步进行羊水穿刺或无创DNA检测。羊水穿刺是通过抽取羊水来检测胎儿的染色体情况,是诊断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的金标准;无创DNA检测是通过采集孕妇外周血,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胎儿游离DNA,从而评估胎儿患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风险。如果筛查结果为低风险,也不能完全排除胎儿患病的可能性,只是风险相对较低。
糖筛:如果糖筛结果异常,提示可能患有妊娠期糖尿病,需要进一步进行糖耐量试验(OGTT)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管理,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适当进行运动,同时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以确保孕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对孕妇和胎儿的不良影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