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怎么办问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怎么办
-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治疗包括手术和药物辅助,手术有传统和内镜下方式,内镜下要开放窦口、精准切除;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局部为主,全身慎用)和抗生素(严格把握指征)。不同人群注意事项不同,儿童手术精细、药物慎用且加强观察;成人术后休息、清洁鼻腔、排查过敏;有基础疾病者兼顾基础病控制及药物相互作用。
传统手术方式:以往多采用经口或经鼻的手术方式去除息肉。经口进路需将软腭切开,经鼻腔进路则利用鼻内镜等设备暴露息肉后切除。例如,传统的鼻侧切开术曾用于较大且复杂的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但该术式创伤较大。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目前内镜下手术成为主要方式,通过鼻内镜可以清晰观察到息肉的来源及范围,精准切除息肉,创伤小、恢复快。
内镜下手术操作要点:内镜下手术需充分开放上颌窦自然开口,使上颌窦与鼻腔充分引流,然后将息肉完整切除。要注意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如视神经、颈内动脉等。对于复发性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可能需要更精细的操作,确保彻底清除病变组织。
药物辅助治疗
糖皮质激素:术后可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有助于减轻术腔炎症反应、减少息肉复发。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一般用于病情较严重、息肉范围广的情况,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因为全身使用可能带来如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副作用。对于儿童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更需谨慎评估风险受益比,优先选择局部低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应用。
抗生素:若存在继发感染情况,可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但一般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本身多为变态反应性因素为主,单纯感染因素导致的较少,所以抗生素使用需严格把握指征,避免滥用。
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
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由于儿童的鼻腔、鼻窦解剖结构与成人不同,手术操作需更加精细。在药物使用方面,儿童对药物的代谢、耐受与成人不同,例如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儿童全身应用风险更高,所以更倾向于局部使用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术后要密切观察儿童的鼻腔通气情况、有无出血等并发症,由于儿童可能不太会准确表达不适,家长需加强护理观察。
成人患者
成人患者在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鼻腔出血。在生活方式上,要注意保持鼻腔清洁,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同时,成人患者要注意排查过敏因素,如是否存在变应性鼻炎等,若有,需同时进行相应治疗,因为变态反应是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重要发病因素,避免接触过敏原有助于减少息肉复发。
有基础疾病患者
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时,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控制。例如,高血压患者在手术前后要注意血压的稳定,避免因手术应激等因素导致血压波动过大;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因为高血糖不利于术腔愈合,增加感染风险。在药物使用上,要考虑基础疾病用药与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