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能拔吗问
牙痛能拔吗
-
牙痛能否拔除需综合多方面情况判断,可拔牙情况有严重龋齿、牙周病晚期、阻生智齿等;不建议拔牙情况有急性炎症期、全身性疾病不稳定时(包括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糖尿病、妊娠、月经期等),不同人群牙痛拔牙需特别注意,最终由专业医生全面评估决定。
一、可以拔牙的情况
1.严重的龋齿:当龋齿发展到深龋,累及牙髓,引起反复剧烈疼痛,且经过根管治疗等保守治疗无法保留患牙时,可考虑拔除。例如因龋齿导致牙齿大面积破坏,无法通过修复等手段保留,且疼痛难以缓解,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进食时,拔牙是合适的选择。
2.牙周病晚期:牙周病严重时,牙齿支持组织大量丧失,牙齿出现明显松动,且伴有反复的牙周脓肿、疼痛等症状,经医生评估无法通过治疗保留该牙齿,此时可以考虑拔除。比如牙周炎患者牙齿松动度达到Ⅲ度,经常疼痛不适,已无保留价值,可拔除。
3.阻生智齿:阻生智齿常引起智齿冠周炎反复发作,或导致邻牙龋坏、疼痛等问题。如垂直阻生、水平阻生等阻生智齿,经常引发疼痛,影响周围组织健康,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拔除。
二、不建议拔牙的情况
1.急性炎症期:当牙痛是由于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急性牙龈炎、急性牙周炎等急性炎症引起时,一般不建议立即拔牙。因为在炎症急性期拔牙,可能导致炎症扩散,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如颌面间隙感染等。例如急性根尖周炎伴有面部肿胀、发热等全身症状时,需先通过抗炎等治疗控制炎症后再考虑拔牙。
2.全身性疾病不稳定时
心血管疾病:患有未控制的高血压(血压高于180/100mmHg)、严重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时,拔牙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因为拔牙时的疼痛、紧张等刺激可能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心脏负担加重等。比如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时拔牙,有引发脑出血等危险。
血液系统疾病:如未控制的白血病、严重贫血、出血性疾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会影响凝血功能,拔牙后易导致大出血且难以止住。例如白血病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拔牙后可能出现严重出血不止的情况。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血糖高于8.88mmol/L)时,拔牙后易发生感染。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影响伤口愈合。比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拔牙后伤口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
妊娠:妊娠前3个月和后3个月一般不建议拔牙。妊娠前3个月拔牙易引起流产,妊娠后3个月拔牙易引起早产。例如妊娠2个月时拔牙,可能因刺激导致子宫收缩而引发流产。
月经期:月经期女性凝血功能会有一定变化,拔牙可能导致出血较多。所以一般建议避开月经期拔牙。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牙痛时拔牙需特别注意上述情况。儿童牙痛时更需谨慎评估,优先考虑保守治疗保留牙齿;女性在妊娠、月经期等特殊时期要格外注意;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先将基础疾病控制稳定后再考虑拔牙事宜。总之,牙痛能否拔要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全面评估后决定。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