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的止痛穴位问
胆囊炎的止痛穴位
-
胆囊通过神经传导传递疼痛信号,胆囊炎发作时炎症刺激相关神经引发疼痛。介绍了胆囊穴、阳陵泉穴、期门穴这几个常用胆囊炎止痛穴位的位置、作用机制,还说明了穴位止痛的操作方法(针刺法、按揉法)及注意事项(是综合治疗辅助手段,不能替代正规治疗,注意操作卫生及个体差异等)。
一、胆囊与疼痛感知的关系
胆囊通过神经传导将疼痛信号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胆囊炎发作时,炎症刺激相关神经引发疼痛。
二、常用胆囊炎止痛穴位及作用机制
(一)胆囊穴
1.位置: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直下2寸。
2.作用机制:有研究表明,刺激胆囊穴可通过调节胆囊的运动功能,缓解胆囊的痉挛状态,从而减轻胆囊炎引起的疼痛。动物实验发现,刺激胆囊穴能影响胆囊平滑肌的收缩节律,降低其收缩的频率和强度,减少炎症介质对神经末梢的刺激,进而起到止痛作用。
(二)阳陵泉穴
1.位置: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2.作用机制: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胆之下合穴,刺激该穴位可以疏通胆经气血,调理肝胆功能。现代医学研究显示,刺激阳陵泉穴能够激活体内的内源性镇痛系统,释放内啡肽等镇痛物质,同时还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部位的水肿,从多个环节缓解胆囊炎导致的疼痛。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的胆囊炎患者,刺激阳陵泉穴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止痛效果,但孕妇等特殊人群刺激该穴位时需谨慎,避免过度刺激引起不适。
(三)期门穴
1.位置: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2.作用机制:期门是足厥阴肝经的募穴,与肝脏关系密切。刺激期门穴可以调节肝脏的气血运行,对于因肝胆气滞引起的胆囊炎疼痛有较好的缓解作用。通过神经反射的调节,刺激期门穴能够影响胆道的压力和胆汁的排泄,使胆道内环境得到改善,减轻炎症刺激带来的疼痛。不过,对于有严重心肺疾病或处于特殊生理时期(如月经期)的患者,刺激期门穴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三、穴位止痛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方法
1.针刺法:消毒后,采用适当的针刺手法,针刺胆囊穴、阳陵泉穴、期门穴等穴位,得气后留针一定时间。但针刺操作需要由专业的针灸医生进行,非专业人员不可擅自操作。
2.按揉法:用手指对穴位进行按揉,以穴位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5-10分钟,可根据病情多次进行。对于儿童患者,按揉力度要轻柔,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孕妇按揉时要避开期门穴等腹部相关穴位。
(二)注意事项
1.穴位止痛只是胆囊炎综合治疗的辅助手段,不能替代对胆囊炎本身的正规治疗,如抗感染等。如果胆囊炎疼痛剧烈,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
2.在进行穴位刺激时,要注意操作环境的卫生,防止感染。对于皮肤有破损、感染的部位附近穴位不宜进行刺激。不同个体对穴位刺激的反应存在差异,若在刺激过程中出现不适或疼痛加剧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咨询医生。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