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碎石后尿血正常吗

碎石后尿血正常吗

2025年10月13日 13:04:34
病情描述:

碎石后尿血正常吗

医生回答(1)
  • 王鑫
    王鑫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向他提问

    碎石后尿血较常见,因碎石过程损伤尿路黏膜及结石移动刺激所致,分轻度、中度、重度等情况,轻度等多为正常术后反应,需适当多饮水、休息,若尿血持续不缓解或加重等异常要及时就医。

    一、原因分析

    1.碎石过程损伤:无论是体外冲击波碎石还是其他碎石方式,在碎石过程中,结石与尿路组织会发生摩擦等情况,导致尿路黏膜受损,从而引起尿血。例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时,高能冲击波聚焦于结石部位,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对周围的肾盂、输尿管等部位的黏膜造成一定的机械性损伤,引发少量到中度的尿血。

    2.结石移动刺激:碎石后,结石会逐渐破碎变小,在排出过程中会刺激尿路黏膜,导致黏膜出血,进而出现尿血。结石在输尿管内移动时,会不断摩擦输尿管壁,使得血管破裂出血,表现为尿血症状。

    二、不同情况的具体表现及意义

    1.轻度尿血:如果尿血程度较轻,仅表现为尿液颜色轻微发红,如镜下血尿,即通过显微镜检查才能发现红细胞,这种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术后反应,多是由于碎石过程中的轻微损伤引起,通常会在短时间内逐渐缓解。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尿路黏膜相对娇嫩,碎石后更要密切观察轻度尿血情况,因为儿童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警惕进一步加重的可能;对于老年人,要考虑其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对恢复的影响,比如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尿血情况可能需要更谨慎对待。

    2.中度尿血:若尿血程度稍重,尿液颜色明显发红,呈洗肉水样,但没有血块等情况,也多是碎石后常见的表现。此时说明尿路黏膜损伤有一定程度,但一般仍在可恢复范围内。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要注意保持尿路清洁,避免感染加重尿血;老年人除了关注感染风险外,还要注意自身的营养状况,良好的营养有助于黏膜修复。

    3.重度尿血及异常情况:如果出现大量尿血,尿液中伴有较大血块,甚至引起排尿困难、腹痛等症状,就属于异常情况,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尿路损伤等问题,需要及时就医处理。例如,大量血块堵塞输尿管可能导致肾绞痛、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后果,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老年人都需要紧急处理。

    三、应对及注意事项

    1.一般处理:碎石后要适当增加饮水量,通过大量排尿来冲洗尿路,减少结石碎片堵塞尿路的风险,同时也有助于减轻尿血症状。对于儿童,要鼓励其多饮水,但要注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引起不适;老年人要根据自身情况适量饮水,避免因饮水过多加重心脏等负担。

    2.休息:碎石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儿童要减少奔跑、跳跃等剧烈活动,防止加重尿血和影响恢复;老年人要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利于身体恢复。

    3.观察与就医:密切观察尿血情况的变化,如果尿血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或者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如发热、剧烈腹痛等,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等,以明确具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之,碎石后出现尿血多数是正常的术后反应,但需要密切观察尿血情况及伴随症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应对。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