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肠黏连做什么运动好

肠黏连做什么运动好

2025年10月13日 15:17:41
病情描述:

肠黏连做什么运动好

医生回答(1)
  • 陈远光
    陈远光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为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预防和缓解肠粘连,可通过散步、瑜伽特定体式(猫牛式、仰卧屈膝收腹式)、太极拳等运动方式进行锻炼,不同运动有其运动方式、原理及实施建议,运动时要根据自身状况调整,同时肠粘连患者还需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

    一、散步

    1.运动方式及原理:散步是较为温和的运动,可促进胃肠蠕动。一般每天可进行数次,每次15-30分钟,速度以自我感觉轻松为宜。通过缓慢的步行,能带动腹部肌肉轻微运动,有助于改善肠道血液循环,促进肠内容物的移动,对预防和缓解肠粘连有一定帮助。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人群均较为适用,尤其是术后早期恢复阶段的患者,能在不加重肠道负担的情况下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但对于患有严重心肺疾病等病史的人群,散步时需注意速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加重病情。

    2.具体实施建议:可选择在平坦的道路上进行散步,饭后半小时左右是比较合适的时间,每次散步时保持均匀的呼吸,步伐不宜过大。

    二、瑜伽中的特定体式

    1.猫牛式:

    运动方式及原理:猫牛式能温和地按摩腹部脏器,促进肠道蠕动。双膝跪地,双手撑地与肩同宽,吸气时背部下沉,头部向上抬起;呼气时背部拱起,头部下垂,重复10-15次。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均可尝试,但有腰椎疾病等病史的人群要注意动作幅度,避免过度弯曲或伸展腰部影响病情。通过这个体式的反复练习,可调节腹部肌肉的紧张度,改善肠道的运动状态。

    具体实施建议:练习时呼吸要与动作配合协调,初学者可先从较小的幅度开始,逐渐适应后再增加动作幅度。

    2.仰卧屈膝收腹式:

    运动方式及原理:仰卧位,双膝屈曲,双手抱头,将上半身抬起,使腹部肌肉收缩,每次进行10-15次。该动作可增强腹部肌肉力量,促进肠道蠕动。对于一般人群适用,但有腹部手术史且伤口未完全愈合的人群需谨慎,避免因腹部过度用力影响伤口恢复。通过收缩腹部肌肉,能对肠道产生一定的按摩作用,有助于改善肠粘连相关的肠道功能紊乱情况。

    具体实施建议:抬起上半身时不要用力过猛,以腹部有轻微收缩感为宜,同时保持呼吸平稳。

    三、太极拳

    1.运动方式及原理:太极拳的缓慢、连贯动作有助于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进而促进肠道的蠕动。一般每次练习30分钟左右,可每天进行1-2次。太极拳的柔和动作能使全身肌肉得到放松,包括腹部肌肉,从而改善肠道的血液循环和运动功能。不同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的人群均可练习,但对于患有严重关节疾病等病史的人群,要选择合适的动作幅度,避免因关节过度活动加重病情。例如,老年人群练习太极拳时可选择简化太极拳,重点关注动作的连贯性和呼吸的配合。

    2.具体实施建议:选择安静、宽敞的场所进行练习,练习过程中注意保持呼吸自然深沉,动作缓慢轻柔。

    在进行上述运动时,都应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若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咨询医生。同时,肠粘连患者还需注意饮食规律,以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为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