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结肠脂肪瘤怎么手术

结肠脂肪瘤怎么手术

2025年10月13日 21:10:00
病情描述:

结肠脂肪瘤怎么手术

医生回答(1)
  • 曾纪晓
    曾纪晓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结肠脂肪瘤手术方式有内镜下的圈套器摘除术(适用于瘤体小、基底窄情况)和EMR(适用于稍大局限于黏膜层者),外科手术有开腹(适用于瘤体大等情况)和腹腔镜(微创,适用于合适位置无严重粘连者),特殊人群老年需评估基础病、监测护理,儿童优先内镜下手术并关注营养等,术前完善检查、肠道准备、评估全身状况,术后监测生命体征、饮食逐渐恢复、切口护理。

    一、内镜下手术方式

    对于瘤体较小(通常直径≤2cm)、位置表浅且无恶变倾向的结肠脂肪瘤,可采用内镜下手术。常见方法包括:

    1.圈套器摘除术:利用内镜操作通道将圈套器靠近脂肪瘤,缓慢收紧圈套器后电凝切割,完整摘除脂肪瘤。该方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适用于瘤体较集中、基底较窄的情况。

    2.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于稍大但仍局限于黏膜层的脂肪瘤,通过黏膜下注射使病变抬起,再用圈套器或电切刀切除病变黏膜及脂肪瘤。需注意操作时避免穿孔等并发症。

    二、外科手术方式

    (一)开腹手术

    适用于瘤体较大(直径>2cm)、内镜下切除困难、怀疑恶变或合并肠梗阻等并发症的患者。手术需切开腹壁,暴露结肠病变部位,完整切除包含脂肪瘤的肠段,然后进行肠吻合。开腹手术视野清晰,可彻底处理病变,但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二)腹腔镜手术

    属于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操作时通过腹壁穿刺孔置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游离病变肠段后切除包含脂肪瘤的肠管,再行腹腔镜下肠吻合。适用于瘤体位置合适、无严重腹腔粘连的患者,但对手术操作技巧要求较高,需术者具备熟练的腹腔镜操作经验。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手术前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肝肾功能及血糖控制情况。手术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加强切口护理及呼吸循环管理,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二)儿童患者

    儿童结肠脂肪瘤相对少见,手术时需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优先选择对肠道功能影响小的手术方式,如内镜下手术(若适合)。术后需特别关注营养支持及肠道功能恢复,由于儿童机体修复能力较强,但仍需避免腹腔感染等情况,加强术后护理。

    四、手术前准备及术后注意事项

    (一)手术前准备

    1.完善相关检查,如腹部CT、结肠镜等,明确脂肪瘤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2.进行肠道准备,一般需术前1-2天进流质饮食,术前晚及术晨行清洁灌肠,以减少肠道细菌污染,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3.评估患者全身状况,纠正可能存在的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提高手术耐受性。

    (二)术后注意事项

    1.监测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血压等,观察有无腹痛、腹胀、便血等情况,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

    2.饮食管理:根据手术方式及恢复情况逐渐恢复饮食,一般内镜下手术患者术后6-12小时可进流质,外科手术患者需待肠道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后开始进食,从流质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普食。

    3.切口护理: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尤其是开腹手术患者需注意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