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梗阻诊断办法问
急性肠梗阻诊断办法
-
肠梗阻的诊断相关内容,包括病史采集(询问现病史中腹痛等情况、既往史中肠道及心血管疾病史等)、体格检查(观察一般情况及腹部体征)、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的血常规和血生化,影像学检查的X线平片和CT检查等)。
一、病史采集
1.现病史
询问腹痛的发生时间、部位、性质及程度。急性肠梗阻多为阵发性绞痛,起始部位多与梗阻部位相关,如小肠梗阻腹痛多在脐周,结肠梗阻腹痛多在下腹部。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不能准确表述腹痛情况,需仔细观察其哭闹、烦躁等表现;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腹痛表现可能不典型。
了解呕吐情况,包括呕吐出现的时间、频率、呕吐物的性状等。高位肠梗阻呕吐出现早且频繁,呕吐物多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低位肠梗阻呕吐出现晚,呕吐物可为粪样。
关注排便排气情况,有无停止排便排气,这是诊断肠梗阻的重要依据之一。既往有无腹部手术史,腹部手术史可能导致肠粘连,是引起肠梗阻的常见原因。
2.既往史
询问患者既往有无肠道疾病史,如炎症性肠病、肠结核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肠腔狭窄等情况引发肠梗阻;有无心血管疾病史,因为某些心血管疾病可能影响肠道血运,导致缺血性肠梗阻。
二、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肠梗阻患者可能因呕吐、脱水等出现脉搏增快、血压下降等表现。对于儿童,要密切监测其体温、心率等变化,因为儿童对脱水等情况耐受性较差。
观察患者的神志,有无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等情况,提示可能存在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2.腹部体征
视诊:观察腹部有无膨隆,有无肠型和蠕动波。肠型和蠕动波是肠梗阻的典型体征之一,可见于机械性肠梗阻。
触诊:触诊腹部有无压痛,绞窄性肠梗阻时可有固定压痛和腹膜刺激征。对于儿童触诊时要轻柔,避免引起患儿哭闹抗拒影响检查结果。
叩诊:了解腹部叩诊音的变化,肠梗阻时可能出现鼓音,绞窄性肠梗阻时腹腔有渗液,可出现移动性浊音。
听诊:听诊肠鸣音,机械性肠梗阻时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或金属音;麻痹性肠梗阻时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常见于绞窄性肠梗阻。对于儿童,要注意其血常规变化与成人的差异,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时血常规变化可能不典型。
血生化检查:了解电解质、血糖、尿素氮等情况。肠梗阻患者由于呕吐、禁食等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等;长期肠梗阻可导致尿素氮升高,提示有脱水及氮质血症。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腹部立卧位平片是诊断肠梗阻的常用方法。可见肠管扩张,有多个液平面呈阶梯状排列。不同部位的肠梗阻X线表现有差异,如小肠梗阻可见多个阶梯状液平面,结肠梗阻时扩张的肠管限于结肠。对于小儿患者,要注意辐射防护,可选择合适的X线曝光条件。
腹部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肠管情况,有助于发现肠梗阻的病因,如肠套叠、肠道肿瘤等。对于肥胖患者或病情复杂的患者,CT检查可能更具优势,但要考虑CT检查的辐射剂量及对儿童的影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