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脾肾虚寒的症状有哪些

脾肾虚寒的症状有哪些

2025年10月13日 16:04:01
病情描述:

脾肾虚寒的症状有哪些

医生回答(1)
  • 梁俊雄
    梁俊雄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向他提问

    脾肾虚寒会引发消化系统、二便及全身等多方面症状。消化系统上有食欲减退、进食后腹胀;二便方面表现为大便溏稀、小便清长;全身会出现畏寒怕冷、肢体倦怠、腰膝酸软等症状,且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人群表现各有特点。

    一、消化系统相关症状

    食欲减退:脾肾虚寒者常出现食欲明显下降的情况,这是因为脾胃功能虚弱,无法正常运化水谷精微,导致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减弱。从年龄角度看,儿童若长期脾肾虚寒,可能会表现为吃饭不香,食量较同龄孩子明显减少;对于成年人,也会出现不想进食,即使面对喜爱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劳累、缺乏运动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这种食欲减退的症状。

    腹胀:胃脘部常伴有胀满不适的感觉,进食后腹胀症状往往会加重。这是由于脾胃阳虚,运化无力,导致食物停滞在胃肠道内,产生胀气。在病史方面,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史的人,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更容易出现脾肾虚寒相关的腹胀症状。例如,本身有慢性胃炎的患者,当受寒或脾虚加重时,腹胀会更为明显。

    二、二便异常症状

    大便溏稀:大便质地稀薄,不成形,次数可能增多。这是因为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水湿不能正常代谢,水谷混杂而下。不同年龄的人群表现有所不同,婴幼儿脾肾虚寒时,大便多为稀水样便,且可能伴有奶瓣;老年人脾肾虚寒则可能出现大便溏稀,每日次数不定的情况。生活方式上,长期食用寒凉食物、居住环境潮湿的人群,大便溏稀的概率会增加。

    小便清长:小便量多,颜色清淡。这是因为肾阳不足,膀胱的气化功能失常,不能正常固摄尿液,导致尿液排出量增多且颜色浅。对于儿童来说,夜间可能出现小便清长,次数较平时增多的情况;成年人在脾肾虚寒时,也会有小便频繁且清澈的表现。病史方面,有泌尿系统慢性疾病的人,在脾肾虚寒状态下,小便清长的症状可能会更明显。

    三、全身症状

    畏寒怕冷:患者常常感觉身体怕冷,即使在温暖的环境中也会有畏寒的表现。这是因为肾阳不足,不能温煦机体,导致阳气虚衰,温煦功能减弱。从性别角度看,女性相对更容易出现畏寒怕冷的症状,尤其是在经期、孕期或产后,由于身体气血相对不足,脾肾虚寒时畏寒表现更为突出。年龄方面,老年人阳气本身就相对不足,脾肾虚寒时畏寒怕冷的症状会更严重。生活方式上,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的人群,容易损伤阳气,加重畏寒怕冷的症状。

    肢体倦怠:身体感觉疲倦乏力,肢体沉重,活动缺乏力气。这是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以滋养肢体,肾虚不能充养机体所致。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出现,儿童若脾肾虚寒,会表现为活动减少,精神不振;成年人则会感觉浑身没劲,懒得活动。病史方面,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如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等,在脾肾虚寒时,肢体倦怠的症状会更加明显。

    腰膝酸软:腰部和膝部感觉酸软无力。这是因为肾虚不能滋养腰部和膝部的筋骨,导致腰膝失养。年龄较大的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本身肾气逐渐衰退,若出现脾肾虚寒,腰膝酸软的症状会更为常见。生活方式中,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久坐久站的人群,腰部和膝部的负担较重,更容易出现腰膝酸软的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