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不好按摩哪个部位问
小肠不好按摩哪个部位
-
腹部相关穴位(中脘穴、天枢穴)和下肢相关穴位(足三里穴)的位置、按摩方法,还提及了按摩注意事项,包括力度与频率要求以及特殊人群(孕妇、患有严重疾病者、皮肤破损或感染部位者)的按摩禁忌。
一、腹部相关穴位按摩
(一)中脘穴
1.位置: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
2.按摩方法:以手指指腹或掌根轻按中脘穴,然后做环形揉动,频率一般为每分钟100-120次,每次按摩5-10分钟。对于儿童,手法要轻柔,力度适中。中脘穴与小肠的功能有一定关联,按摩中脘穴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对小肠的消化吸收等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看,中脘穴所在区域涉及消化系统的神经调节等,通过按摩刺激可以影响胃肠的蠕动等功能。
(二)天枢穴
1.位置:天枢穴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2.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两侧天枢穴,左右各按揉1-3分钟。天枢穴是大肠经的募穴,与小肠也有密切的联系,按摩天枢穴可以调节肠道的气机,有助于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糟粕的排泄。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如老年人小肠功能可能有所减退,按摩天枢穴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儿童若有小肠功能相关的问题,如消化不良等,也可以适当按摩天枢穴,但要注意手法和力度;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按摩天枢穴时要根据自身感受调整力度。
二、下肢相关穴位按摩
(一)足三里穴
1.位置: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2.按摩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按揉足三里穴,每次按揉1-3分钟,每分钟按揉约60-100次。足三里是常用的保健穴位,对于小肠功能的调节也有帮助。从中医理论来说,足三里可以调节脾胃肠道的功能,进而影响小肠的消化吸收。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导致小肠功能受影响的人,按摩足三里穴可以促进小肠的蠕动等功能;对于有病史的人群,如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在病情稳定期可以适当按摩足三里穴来辅助调节小肠功能,但如果在病情发作期则要谨慎操作,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于儿童,按摩足三里穴时要注意手法轻柔,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
三、按摩注意事项
(一)力度与频率
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以局部有酸、胀、麻等感觉但无明显疼痛为宜。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力度差异较大,儿童的皮肤和肌肉较为娇嫩,力度应更轻;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有所下降,按摩力度也不宜过大。频率方面要保持相对稳定,如中脘穴的按摩频率一般维持在每分钟100-120次,这样才能起到较好的调节作用。
(二)特殊人群
1.孕妇:孕妇按摩腹部相关穴位时要特别谨慎,尤其是中脘、天枢等靠近腹部子宫的穴位,一般不建议自行按摩,以免引起子宫收缩等不良后果。如果孕妇有小肠功能相关问题需要按摩,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患有严重疾病者:如患有肠道肿瘤、急性腹膜炎等严重疾病的患者,不宜自行进行腹部或下肢相关穴位的按摩,以免加重病情,应先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3.皮肤破损或感染部位:按摩部位如果有皮肤破损、感染等情况,应避免在该部位进行按摩,防止感染扩散。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