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胃贲门息肉如何治疗

胃贲门息肉如何治疗

2025年10月13日 19:49:00
病情描述:

胃贲门息肉如何治疗

医生回答(1)
  • 陈远光
    陈远光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胃贲门息肉是胃贲门部的良性隆起性病变,病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遗传及不良生活方式等有关,治疗方式有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适用于较小息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适用于较大等息肉)及外科手术(息肉大、内镜切除难或怀疑恶变累及周围组织时),治疗后需注意饮食、休息与活动,还需定期胃镜随访,不同年龄及有不良生活方式者随访有不同注意点

    一、胃贲门息肉的定义及一般情况

    胃贲门息肉是指发生在胃贲门部的息肉样病变,是胃黏膜表面突出的良性隆起性病变,病因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胆汁反流、遗传因素等有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不同性别发病无显著特异性差异,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高盐饮食等可能增加其发生风险。

    二、胃贲门息肉的治疗方式

    (一)内镜下治疗

    1.高频电凝切除术:适用于较小的息肉,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息肉组织凝固坏死、脱落而达到治疗目的。对于直径小于2cm的有蒂或无蒂息肉较为常用,通过内镜将电凝器导入胃内,接触息肉组织进行切除,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但对于较大的息肉可能需要分次切除等操作。

    2.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于较大、怀疑有恶变倾向或形态复杂的息肉适用。可以将病变的黏膜完整剥离,能更彻底地去除病变组织,同时可以对切除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不过该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对医生的内镜操作水平和经验有一定要求。

    (二)外科手术治疗

    1.一般情况下较少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胃贲门息肉,但对于息肉较大、内镜下切除困难、怀疑有恶变且累及周围组织需要根治性切除的情况,会考虑外科手术。例如息肉直径较大且基底较宽,内镜下切除风险较高时,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外科手术方式,如胃部分切除术等。外科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三、治疗后的注意事项及随访

    1.饮食方面:治疗后短期内需注意饮食,一般先从流食、半流食开始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坚硬、过热或过冷的食物,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促进胃黏膜修复。例如术后1-2天可进食米汤、藕粉等流食,3-5天可进食稀粥、软面条等半流食,之后再逐步增加食物种类。

    2.休息与活动:患者需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恢复。一般术后1-2周可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等,之后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3.随访: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式,都需要定期进行胃镜随访。一般治疗后3-6个月需进行首次胃镜复查,观察创面愈合情况以及是否有复发等情况。如果首次复查无异常,可适当延长复查间隔时间,但具体随访间隔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病理结果等因素由医生决定。对于有恶变倾向或病理提示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等情况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密切的随访。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如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更要注重随访时的身体状况评估;儿童患者较为特殊,胃贲门息肉相对少见,若发生需更加谨慎对待,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进行随访及后续处理。对于有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在治疗后更要强调改变生活方式,以降低息肉复发及其他胃部疾病发生的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