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脾胃寒怎么调理问
宝宝脾胃寒怎么调理
-
针对宝宝脾胃寒可从饮食调理、生活护理、中医外治辅助三方面进行调理。饮食上选温热性食物、少食多餐,避免生冷寒凉食物;生活中注意腹部保暖、适当运动;中医外治可艾灸中脘穴等、推拿按摩。婴儿调理需谨慎,较大儿童要合理安排运动等,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异常及时就医。
一、饮食调理
1.食物选择
温热性食物:可适当给宝宝食用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小米、南瓜、胡萝卜等。小米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中医饮食营养学》中提到小米能“健脾和中,益肾气,清虚热,利小便”。南瓜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的作用,能改善脾胃虚寒引起的不适。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健脾和胃。
避免生冷寒凉食物:要避免给宝宝吃生冷的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生的蔬菜水果(如刚从冰箱拿出的西瓜等)。生冷食物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加重脾胃寒的症状。
2.喂养方式
少食多餐:宝宝脾胃功能较弱,采用少食多餐的喂养方式比较合适。这样可以减轻脾胃的消化负担,例如将一天的喂养次数由3-4次增加到5-6次,每次喂养量适当减少。
二、生活护理
1.腹部保暖
注意宝宝腹部的保暖,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或寒冷天气时。可以给宝宝佩戴肚兜,晚上睡觉时盖好被子,防止腹部着凉。因为腹部受寒会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导致脾胃寒加重。
2.适当运动
鼓励宝宝适当进行运动,如爬行、简单的户外活动等。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增强脾胃功能。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力来安排,比如月龄较小的宝宝可以在家长的陪伴下进行简单的翻身、踢腿等活动,大一些的宝宝可以在户外散步等。
三、中医外治辅助
1.艾灸
可以采用艾灸中脘穴、足三里穴等穴位来辅助调理宝宝脾胃寒。中脘穴是胃之募穴,位于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艾灸中脘穴能健脾和胃、补中益气。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艾灸足三里穴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作用。但艾灸时要注意温度,避免烫伤宝宝,艾灸的时间和频率要根据宝宝的耐受程度来调整,一般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2.推拿按摩
家长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小儿推拿手法来按摩宝宝的腹部。例如摩腹,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摩腹,每次摩腹100-200次,能促进宝宝胃肠蠕动,改善脾胃寒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状。还有捏脊,从宝宝的尾椎骨部位开始,沿着脊柱向上捏提皮肤,每次捏脊3-5遍,每天1-2次,捏脊可以调节脏腑功能,对脾胃虚寒有一定的调理作用。但推拿按摩时要注意手法轻柔,力度适中。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婴儿,在进行任何调理措施时都要格外谨慎。在饮食方面,母乳喂养的妈妈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食用生冷寒凉、辛辣油腻等可能影响宝宝脾胃的食物。在生活护理中,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如腹部保暖情况、进食后的消化情况等。如果宝宝脾胃寒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如严重腹泻、呕吐不止等,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避免自行盲目处理延误病情。对于较大的儿童,在运动等方面也要根据个体差异合理安排,同时要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进餐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